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看见多彩非遗 | 上海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
   开放时间: 2022-12-12至2022-12-12
   活动地址: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文化商业中心B栋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海上造笔者,无逾周虎臣”

——记国家级非遗·上海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


“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举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即圣人之志,非笔不能宣;实天下之伟器也”。                

——《弃故笔赋》 西晋  成公绥

一、起源与发展

周虎臣,出生于清康熙壬子年(1672年)正月廿五日寅时,故名“仁寅”;寅属虎,取字为“虎臣”,出生于江西临川的文港。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是以开创人周虎臣的名字命名,并由周虎臣笔墨庄(笔厂)在300多年时间内积累而成的。

1694年,周虎臣后裔从江西到苏州开设周虎臣笔墨庄。上海开埠后,周虎臣笔墨庄又于1862年由苏州迁移到上海黄浦区。1958年,它前后合并上海十家著名笔墨庄,成立老周虎臣笔墨庄。1987年企业扩大规模成立了上海老周虎臣笔厂。历时300年,传承至今有十一代。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2011年由上海市黄浦区申报,被成功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Ⅷ-200。

图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编号

Ⅷ-200

名称

毛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

类别

传统技艺

地区

上海市黄浦区

二、工艺特色

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的内核就是传统工艺中的用料讲究和做工精致。用料讲究包括选料的认真精细、配料的科学精妙。在制作工艺方面不同地域、不同流派对工序的划分和名称各有不同的称呼和统计,但总体上都离不开水盆、装套、修笔、刻字等数道大工序,细数时却有数十乃至上百道技术操作环节,要求必须做到每道工序操作严谨,一丝不苟。

图片

三、工艺流程

小小一支毛笔,其制作工艺却并不简单。仅就笔头结构来说,笔头中心有笔柱。笔柱由头锋毛、二锋毛、衬垫毛(也可称三锋)组成,笔柱外还有披毛覆盖;而不同结构部位对用毛的长短、锋颖、刚柔度、吸水性和用毛量都有不同的要求。细数大大小小的制作工序、操作环节,业内常有72道工序之说。简要来说,可以把其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备料阶段。

1.选毛,熟知各种毛料的不同性能,根据所制毛笔品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用料,在进料时严格把好质量第一关。

图片

2.拔毛,将兽毛从兽皮上剥离下来,拔下的毛要不沾皮、不伤根,不散不乱,并分质、分档存放。

图片

3.脱脂,去除动物毛中所含的大量油脂和污垢,增强笔毛的濡墨功能,但也要防止脱脂过度,致使笔毛失去光泽、发脆老化,操作中更不能伤及锋颖。

图片

4. 配料,根据所制笔品的需求,对不同部位配置不同的用毛。

图片


第二阶段:笔头的制作,核心阶段。

1

齐毫,将原根部对齐的毛簇,整理成锋颖齐整长短有序的毫片。

图片

2

压毫,把齐好的各种毫片,根据不同的长短要求进行切截。

图片


3

整毫,整理剔除毫中无锋的秃毛、弯毛、杂毛等无用之毛,务需“明察秋毫”。

图片


4

起样,首次制作的笔品,需在批量生产前先起样,适当调整各种毛料配比比例和各层次用毛量,确保笔形长短肥瘦,笔尖锋颖、腰部健力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图片


5

梳毫,把用于制作笔头的长短不一、品种多样的各类毫片混合拌匀和梳理,使其和合均衡、妥贴柔和。

图片


6

圆笔头,先圆笔芯(即笔柱),再盖披毫,做成圆锥形笔头。扎笔头,用丝线结扎笔头根部,再用烧融的松香把底部胶粘在一起。


第三阶段:整体组合,成笔阶段。

1

装套,笔杆腔体镟洞,使之与笔头相互匹配,将笔头装入笔杆,用粘合剂(最佳粘合剂为羊干漆)粘住。

图片

2

修笔,按“尖、齐、圆、健”的要求,对笔头进行整修。

图片

3刻字,刻上品名、制作方厂名,或定制者所要求的内容等。


图片
来源:守望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