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指尖上的非遗】雁塔区“非遗小小传承人|民间面塑”亲子体验活动
   开放时间: 2022-05-04至2022-05-05
   活动地址:雁塔区文化馆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指尖上的非遗

“非遗小小传承人|民间面塑”亲子体验活动

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民间面塑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的主题为“非遗小小传承人—民间面塑”的培训活动,于5月4日在雁塔区文化馆顺利举行。此次培训活动邀请了非物质物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王振峰老师给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进行讲授指导。







活动开始,王老师向小朋友们简要的介绍了民间面塑文化。面塑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听着王老师的介绍,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动手试一试了。







因为今年是虎年,所以此次面塑体验活动,王老师要教会小朋友们捏一只可爱而又生动的老虎。领到面泥和工具后,早已兴奋不已的小朋友们按照王老师教的步骤,开始和家长一起揉捏面团。 




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小朋友们有条不紊地捏出了老虎的头、眼睛、耳朵、身体、尾巴等。在王老师教学的基础上,有创意的小朋友们还给加上了蝴蝶结、领带、小红花......



看似平平无奇的面团,王老师、家长、小朋友的指尖上变化出不同的形状和造型。在这次体验活动的最后,每位小朋友都捏出了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面塑老虎。




举办此次“非遗小小传承人—民间面塑”活动,让少年儿童充分体会和感受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了他们动手能力,提升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更清晰、直观的了解了“面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让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加喜爱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也希望在此次活动的影响下,能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学习民间面塑,将陕西的面塑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