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简介
关中礼馍,又叫面花、花馍,是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风俗。婚姻大事、逢年过节的时候,礼馍隆重亮相,以加工精巧、内容丰富、造型生动、寓意深长而著称,被誉为蒸出来的“可以食用的民间艺术品”。据史书载:汉朝时,由于石磨已广泛应用,蒸制的面食也随之流行于全国各地,馍雏形而出,当时统称为“饼”。饼即“蒸饼”,宋人称为“饮饼”,今天我们称馍或者馒头。 关中礼馍的独特之处在于用面捏花,其种类颇多,随用途而异。礼馍分为四大类:婚礼礼馍、祝寿礼馍、节日礼馍、龙风礼馍。从选面粉,做酵子到和面、发面、染色、捏成各种造型,历经十余道工序,而使用的工具只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比如:梳子、镊子、剪刀、顶针、牙签、竹筒、笔帽等。其造型生动夸张,制作精巧细腻,民俗气息浓厚。 关中礼馍是农耕文明的载体,它很自然地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它传达着一种长久不衰的地域文化信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它既是历史生活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民间礼馍体现了人民大众对生活的追求,也表达了极具深邃的乡土气息,对于研究关中民俗、礼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