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五门堰景区
场馆详情
五门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以北15公里处,该处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7年,即王莽创立的新朝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1984年成立五门堰文物管理所,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门堰由三大部分组成:引水堰坝,目前呈现于眼前的是一道长374米,宽17.5米,高2.5米,横跨湑水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大坝将河流拦腰截断,水面抬高,流入旁边的引水洞内。引水门洞:东边有两孔,西边有三孔,共计五孔,五门堰由此得名。古灌溉渠:水自五门流出后,形成东西两条灌溉引渠,长550米,宽12米,深4米。两条引水渠中间,是清朝时期修建的观音阁,主要用来祈福、祭祀。
五门堰西侧是清朝时期修建的龙门寺,现已成为水利博物馆。龙门寺坐西朝东,三进两院的结构,以太白楼、禹稷殿和大佛殿为主,旁边有厢房和耳房等附属建筑。其中,太白楼就是大门。走进龙门寺,迎面是禹稷殿,内部有一个幽静的小院,就是龙门寺的正殿大佛殿。
在龙门寺内,还有一个独立的院落,号称“小碑林”。这些石碑总计32块,被称为“水利碑林”。寺内存有元、明、清、民国各时期碑刻四十余通,具有较高的历史和书法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