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秀才村---木头峪,位于陕西佳县城南20公里的黄河之滨,古名浮图峪,亦称浮图寨,地处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沿黄观光路穿村而过,东经110°35′05″,北纬37°55’14‘’,规划总面积3.2平方公里。木头峪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地处美丽的之滨,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被誉为“晋陕峡谷第一村”, 是沿黄生态旅游经济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一直是陕、晋、蒙、宁、甘等游客向往的目的地。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明嘉靖年间设立官渡,开启了码头水运、走西口及秦晋贸易。四百多年的繁盛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建筑、雕刻、教育、中医、艺术、航运、商业、古民居、红色革命等历史文化。明清时期,有2进士、3举人、3拔贡、8知县、14训导及70多名贡生和秀才、400余位戏剧人才、名医23名,春和园、义和堂等著名商号12家、商人26名。建国后,涌现大学教授8人,县处级、省军级领导80余位。1947年,党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时,观看了该村群众晋剧团演出的《反徐州》,并亲笔题词“与时并进”,佳县晋剧团的前身即为木头峪群众剧团。
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古村落整体布局呈“井”字型,两条主街道南北分布,东西16条小巷串联相通。有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27院,古民居为四合院落,风格独特,既有江南民居注重布局之势又有北方窑洞院落沉稳之气,以带明柱抱厦、坐南朝北的石砌窑洞为正,左右砖木结构厢房,雕饰精美的起脊大门开在东南或西南角,多有门匾,如“及德乃昌”、“慎修思永”、“诗书门第”,体现了主人尚德、思进、爱国的价值取向,既是精美书法作品,也是悠久历史文化 。有各类牌匾60余副,文昌阁等庙宇6座,祠堂2座,寨堡4座,整体布局环抱黄河,与枣林相映,古色古香,别具特色。
近年来,先后被列为全国古民居保护村、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古村落与传统民居保护”奖,2021年被评为美丽乡村红旗村、并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完成了《木头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6-2030)、《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发展规划》(2016-2030)及《木头峪旅游概念性规划》(2015-2030)编制。完成了2条街16条巷道硬化及排水管网,小河、渠岔防洪堤,卫生公厕,污水处理厂,前河堤道路硬化、绿化,牌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修复了古献殿、观音庙、文昌阁等古建筑。
下一步,木头峪村将认真贯彻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佳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打造“山水葭州.康养胜地”知名品牌为契机,推进经济社会“1336”发展规划、康养旅游“1210”发展规划落实,围绕“健康医疗、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四大业态,打响中国黄河秀才村品牌,建设黄河最美康养旅游度假村,建成国内知名黄河家文化研学基地,走出一条绿色引领、康养突破、多产融合的乡村振兴创新之路,谱写木头峪村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实现农村美、产业强、农民富。
中国黄河秀才村---木头峪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