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水畔,烟火中,旬阳故事悄然生长。
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有泥土的芬芳、生活的回响;这里未必有惊世巨著,却饱含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乡土印记。
旬阳市文化馆推出“秦巴艺苑”栏目,为您打开一扇窗,聆听来自旬阳文艺创作者笔尖的心跳。我们聚焦——那些扎根于田间地头、街巷市井、寻常人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小品等,通过他们的作品,走进旬阳的风物人情,抵达作家内心的故乡。
今天我们推出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作家库入库作家、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第五届省书协理事、市奇石协会原名誉会长丁天的散文、小说作品。
秦岭脊线(散文)
丁天
我这里所说的秦岭脊线,就是公路上称谓的“秦岭210国道”,旅游上称谓的“秦巴一号风景道”。我之所以这样称谓,是因为它穿越了秦岭高耸云端的道道山脊,也像人的脊椎一样,支撑着秦巴山区繁衍兴盛的机体,特别是在路旅融合发展格局中,成为人民越来越津津乐道的一条挥之不去的风景线。
这条秦岭脊线的历史使命正在随着时代的跳跃而发生重大裂变。我原以为,随着西康铁路、西康高速、西康高铁,西康飞机等专线的开通,它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黯然落幕,甚至长眠在秦岭大山中再无人提及。但我的“原以为”,被它现实迫在眉睫的功能裂变否决了。山还是那座山,路早已不是那条路。它已经在交通大动脉升级换代的基础上摇身一变,成了一条穿越秦岭公园,延伸至安康全境游的旅游大动脉了。
我上大学的第一次壮丽远行,就是沿这条脊线乘坐公共汽车一路奔波到西安的。从那时起,我无数次穿越这条公路,一路八个小时的颠簸摇晃和车辆的惊险穿梭,时而被抛上云端,时而被跌入谷底,加之不时有路面破损和车辆碰撞,还有冬季冰雪路滑造成大量行车的东倒西歪,由此,我对它的记忆一直定格在对交通的不可替代和安全的无比担心上。至于沿线四季的风光和亘古不变的景点,被翻江倒海的五脏六腑折腾得异常模糊,甚至没有一点记忆。既就是在风景如画的休息区临时休息,我头痛脑胀地下车可以做的,不是欣赏美景,而是一阵子的呕吐。这样,我对秦岭脊线一直怀有一种爱恨情仇的复杂心态,而且是恨大于爱,仇大于情。
后来,我和秦巴山区的子民时来运转,开始有福气地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舒舒服服地坐上了西康铁路的对开列车,将八小时缩短为四小时,再后来,我们又舒舒服服地坐了上西康高速客车,将四小时缩短为二小时,这不,马上西康高铁就要开通了,可将二小时缩短为一小时,至于远行出差,坐富强机场的飞机,瞬间就可以畅行天下了,交通发达得不要不要的,出行方便得吆西吆西的。就这样,我们不再关注秦岭脊线了,也不想跟它量子纠缠了,甚至还想与它做彻底的告别。
然而,造化弄人。在我开始淡忘秦岭脊线的时候,总有人提及它的存在,赞美它的旧貌新颜,把我的心撩拨得扑腾扑腾的。考虑到我已进入小康社会了,属于中等收入阶层了,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小车了,完全具备了自驾游的先决条件了。于是,在近三五年里,我作为一个山里人,便有意识地岔着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装出一副大城市人游乡村的样子,开始重走秦岭脊线。
四年前的春季,我第一次驱车进入这条脊线,就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想象。沿途人车穿梭,只是少了大货车和大客车的喧嚣,每一处的景点沿途上,停满了花花绿绿的“甲壳虫”小车,游人在莺歌燕舞中,头顶蓝天白云,脚踩青山绿水,竞相拍照留念,好一派自驾游的潇洒和惬意。也许我对秦岭脊线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也许我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有了旅游的兴致,便对过去忽视的存在都有了复盘后的感觉。
沿线比比皆是的景点,在游人簇拥的刺激下,我开始不自觉地停留,从而唤醒了我对这些景点沉睡的记忆。那些传说中妃子喂奶的喂子坪、流水潺潺的九龙潭、壁立千仞的石羊关、色彩斑斓的鸡窝子、南北分界的分水岭、云雾缭绕的黄花岭、旷野辽阔的平河梁、通达四海的广货街、风景如画的悠然山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在我驻足之际,便心生敬畏,感慨万千,而且在美景包围中,吸纳日月之精华,吞吐山水之灵气,完全没有了旅途的劳顿和萎靡,只有赏景的舒坦和兴奋。
当我重新站在秦岭脊线穿越的秦岭分水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就充分感受到了秦岭“是一座最伟大的山,也是一座最中国的山。”它“提携着黄河长江,统领了北方南方。”是真正的“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我在这里才读懂秦岭的丰富内涵:这座横亘于中国中部素有“中华龙脉”之称的秦岭,孕育了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复杂多样的森林、草甸、湿地、河流、高山灌丛等等生态系统,蕴藏着超过3800种高等植物,80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的珍稀植物,如红豆杉、珙桐、独叶草、秦岭冷杉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遍布秦岭全境,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如果你走狗屎运的话,愿意带着爱心和善心,从秦岭脊线的两侧走到秦岭的深处,就可以近距离地与秦岭的特有物种,如秦岭金丝猴(川金丝猴秦岭亚种)、秦岭羚牛、朱鹮、林麝、大熊猫(秦岭亚种,头部更圆,毛色偏棕)以及濒危物种中华虎凤蝶、金钱豹、黑熊等种交上朋友。我虽然不走狗屎运,也没有打算和秦岭的每一位动物见面,但还是幸运地目睹了一些动物的风采,在牛背梁我看到了那山那梁羚牛的出没,它们在深情瞭望了我一眼后,才悠闲而又礼貌地离开。在宁陕的鹿柴山居我看到了朱鹮的展翅滑翔,也听到了关于朱鹮夫妇只要一方死去、另一方便殉情自杀的那种爱情忠贞的凄美故事。在平河梁的松林里,我还与松鼠玩了一场爬树的游戏,它调皮地为我作了一个揖后,便爬上树顶,嘲笑我在树根攀援的笨拙,至于秦岭脊线沿途的喜鹊、斑鸠、八哥等鸟儿,我们十分亲热,总是伴我左右,护送我一路回家。
游走在秦岭脊线的四季里,我曾经站在分水岭、黄花岭、平河梁的任意高度,看到了秦岭四季的分明,这里春有水映桃花、夏有绿色清凉,秋有五彩斑斓,冬有瑞雪浪漫:在墨绿色的林海里,不时点缀的红梅、桃花、紫荆花、杜鹃花、白鹃梅、连翘花、玉兰花以及伏地盛开的草本植物和野花,让饱含自然界四季丰富表情的秦岭,把春天的“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夏日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秋天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冬天的“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等诗意般美景全部呈现出来。在我作为一个游人的眼里,秦岭已不再是山水,而全是诗画了。
在秦岭脊线两侧的山山卯卯,有我意外发现的丰富特产,那贝母、天麻、杜仲、丹参等天然产品,既有药理功能,又有营养价值,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维系生态平衡的宝贵物种,更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那秦岭脊线沿途摆放的香菇、木耳、土蜂蜜、核桃、板栗、野刺玫等山货土特产,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处子产品。当地百姓无比煽情地介绍道:经常食用这些特产,胖子能变苗条,瘦子能变富态,不用药物治疗,就会让你的体重与身高达到黄金比例。所以,过往的游人,在善男信女的叫卖声中,总是大包小包地往回提,就连旬阳坝50元一袋的饱含负氧离子的土产空气,也备受游人青睐。我算是与香菇、木耳、土蜂蜜、核桃等这些特产攀上亲戚了,现在已经和它们混得滚瓜乱熟,每天都亲密地打着交道,所以,我有黄金般的身材,也有黄金般的健康。
我特意带着自驾游的休闲和体验,在秦岭脊线沿途的广货街、旬阳坝、宁陕县城等落地休息,品尝到了各具特色的饮食风味,那灰条菜、鱼腥草、槐树花、六月嫩、青松尖、蒲公英等凉菜以及神仙豆腐,洋芋粑粑,乌鸡一锅炖,黑猪腊肉鲜等热菜,让你口留余香,肠胃倍爽,再尝其他美食,就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还有那些想必你听都没有听过的蒸锅烧焖核桃须、天麻文火清蒸鸡蛋羹、丹参炖走地鸡、手工面配山菌汤、高海拔野生金银耳配燕麦片、彩虹酸奶水果捞、古法手工十年陈膳酿等等这些美食,我都吃了偏碗子,那味、那色、那形,我说出了,大家都会口水直流。所以,这些美食,它不仅展示了秦岭地区的食材特色,还体现了当地人的烹饪智慧和对自然食材的敬畏。
秦岭脊线的故地重游,让我重新感受了秦岭山水画卷的壮丽,接触到了秦岭野生动物的神奇,品尝到了秦岭山货特产的香甜,我在感恩大自然的馈赠、特向大自然敬礼的同时,突然想到,如果没有这条秦岭脊线,这些美景、美味、美食我们能尽情享受吗?秦岭蕴藏的大自然秘籍我们能及时揭秘吗?正确答案是:肯定不能。所以,我开始良心发现,对秦岭脊线的本身表达了强烈关注。
这条嵌入大山的脊梁、缠绕于山腰的脊线,宛如一条乌黑的巨蟒,蜿蜒于群山之间,游走于翠绿之中。路上流动的是车辆,带来的是人间的烟火与清欢。现在的这条秦岭脊线,早已没有了我当年穿越时的破破烂烂和黄皮寡瘦,公路旁绿色的护栏,黑色的路面、平整的路基、洁白的标线,干净的地沟,勾勒出一幅乌黑闪亮的清秀轮廓,与秦岭山水相互拱捧,彼此映衬。如今,这条穿越整个秦岭被奇山异水包围的神奇脊线,就是一条赏景观天的林荫大道,它本身的景观释放,成了大自然美景中的点睛之笔。所以,它才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靓丽风景线。
近期,我参与了市公路局和市文联组织的“路通山海,文润安康”的路旅融合发展采风活动,对秦岭脊线赋予的“秦巴一号风景道”的内涵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北起古城西安,南达安康镇坪,全长500余公里,一路沿国道自北向南穿越秦岭、汉江和巴山等中国三大自然地质区域。风景道分为“秦岭段”、“汉江段”和“巴山段”,是陕西乃至全国的山地自驾路线中,路况很好、风景出众的一条旅游大通道,这一路,可以领略关中平原风光,翻越秦岭主梁,伴行一江汉水,攀登巴山奇峰等美景,因为这条脊线辐射安康的瀛湖、南宫山、千家坪、千层河、燕翔洞、凤晏梯田、后柳古镇、蜀河古镇等80%以上3A级景区和重点旅游村镇,因此,便有了“秦巴一号风景道”之称。所以,这条脊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托起山南子民走向山外的交通线了,而是托起大秦岭旅游日益走向热爆的旅游线了。我从这一刻起,断然决定,重新修正对这条脊线的传统认知:我对这条脊线只有爱没有恨、只有情没有仇了,我再次敬畏它华丽转身的伟大意义,我要向这条脊线表示崇高的敬礼。
文到此处,本可以打住,但我突然想起市公路局提出的以公路为引领的“公路+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思路以及在他们办公楼走廊上看到的“公路助经济腾飞,交通让文明延伸”的口号,便实在忍不住,还想深挖细就一下。
我深切地感受到,秦岭脊线不仅没有丧失往日的风采,而且现在表现的更加浪漫依然,它所展现出来的功能裂变的背后,原来就是公路人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坚守。在秦岭脊线上,就是这些公路人,他们穿着橙色的工作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挥洒着汗水,流淌着热血,在“秦巴一号风景道”全境设置通关打卡点和服务驿站,为更多的车友和游客提供配套服务,让游客处处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最让人感动的是,平河梁南面的新路道班,那是全国的百佳文明道班,里面有挂满墙壁的鲜艳锦旗,有辛勤劳作的劳动模范、有山洪中抢救生命的英雄、有风雪交加中矫正车辆的勇士,他们一直克服着没有水电、没有通讯、没有空调、没有生命保障的恶劣环境,在青山绿水映衬下,与雄伟的秦岭和秦岭脊线融为一体,成为秦岭脊线的守护神,被上级誉为“秦岭赤子,国道忠魂”。他们无愧于这个称号,他们不仅是公路上的卫士,更是公路上的脊梁,不仅是公路上移动的路标,更是公路上不可移动的丰碑,他们才是国内顶级生态旅游风景廊道上的真正风景。所以,我决定把我最崇高的敬礼,献给奋战在公路一线上的全体公路人。
我在想,不仅是我,所有享受过秦岭脊线恩惠的人,都应该说一声:公路人,你们辛苦了,敬礼!
(此文分别刊登于三秦文学和安康日报)
战 疫
——疫情防控日记之四十一(小说节选)
丁天
时间:2022年11月29日(农历壬寅年十一月初六),天气晴朗,风力二级,气温4--8度。
一次远差让我感受到了层层加码的疫情政策了。
2022年11月21日,我自疫情发生后第一次出远差,坐直航飞机到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学习数字中国治理下的数字乡村治理,我也想顺便体验一下外出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感受。
这次,我很幸运,一下飞机落地核检后,便被赋黄妈,经过六小时的机场核检阴性等待后,入住了杭州黄龙酒店,第二天,便被所在社区告知,我们宾馆同楼层有一位阳性感染者,我们便荣幸地成为一名密切接触者,健康码迅速变为红码,立马限制出房,当晚以极高的效率将我拉到集中隔离酒店,第一次被集中隔离,也是第一次赶上了缩短两天的5加3集中隔离好政策。
凭良心讲,我在隔离的单人单间里,吃的住的都不错,正餐四菜一汤,每天花样翻新,还是有点贵宾的味道。而且安保措施严格,不是谁见我就能见的。这个时候,没有党和国家的批准,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至少没有所在社区的批准,我是不会见任何人的。
我在隔离房间里。看着卡塔尔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想着西湖龙井的清爽,吟着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和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惬意呀!不过,也思考着鲁迅笔下《论雷峰塔的倒掉》,追忆着白娘子的悲哀,痛恨着法海的无情......
因为我这人很正统,在杭州没有建立第二个家,不符合5加3的条件,我给家人报了平安后,便在杭州宾馆整整集中隔离了八天。在这期间,杭州的天气是抑郁的,只见过半天的艳阳天。到了那艳阳天的下午,便惊报一声惊雷,振碎西湖落叶。瞬间乌云遮天蔽日,狂风暴雨突袭了一下午,给了秋天最后一个下马威。接着西伯利亚寒潮强势来袭,一天之后,最高温度由24度狂跌到8度,冬季又给秋季一个下马威,直到我离开,冬季还牢牢控制着杭州的局面。
从杭州回家的路,比我想象的艰难。在我出差的第三天,我所在的城市变成了高风险区,这是我们在全民核酸连续做了30次以上的情况下,一下子有六个社区爆发了大规模疫情,主城区便实行了“静默”管理,出境的民航停飞了,到机场的高客也停运了。我在杭州的“微连心”智慧平台上详细地报备了出发地、途径地、目的地复杂而必备的行程,然后转机到西安。在下午4点飞机落地后,空姐要我扫码,迅速将我的健康码由绿色变为黑色,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了黑码,他们要求我们每一个乘客重新填写途径地的详细信息,重新接受他们的电子扫码,然后健康码变绿后,才让我下飞机。这一耽搁,就是一个小时。出了机场,我接受了今天的第二次核酸检测。此时的西安,温度零下4度,寒风刺骨,我穿着此前家乡22度出行的单薄秋装,在风度翩翩中瑟瑟发抖。我感到风度和帅气在寒冷面前屁事不顶,不一会儿,我就流出了孩提时代的清鼻,而且我的鼻子很快被我揪得像个胡萝卜了。那时,因为没有了回家的公共交通,儿子肖亭开车接我,由于疫情层层盘查晚到了2个多小时。在我喝着西北风、扭动着街舞增温的耐心等待中,儿子开车终于到了机场的高速路口。但又被告知,因来自高风险区,不能进机场,而高速路口到机场还有5公里。我便上了一辆出租车,让他把我拉到高速入口,出租车司机一口拒绝,说当地运管部门有规定,坚决不准在高速路口停靠和上下旅客,我便被赶下了车。想想自己是一个男子汉、一名基层干部、一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难道一泡尿能把和尚给憋死了!?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在加寒交迫中,我扬起了高傲的头,给自己一声令下:“步行。”
我高喊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心怀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迈着大步流星、勇往直前的步子,冒着车辆飞驰,危及生命的危险,行走在高速的护栏边,终于在晚上十点钟见到了我儿子肖亭开的那辆私家车。哼,这点小危情还能难倒我,我便激动地连放了几个酣畅淋漓的响屁,以示庆贺。接着,在享受了儿子肖亭携带的一碗方便面和一个面包后,我们便行驶在回家的高速上。
凌晨十二点刚过,我回到了家乡下高速的路口,这也是当地管控外地输入人员非常重要的关口。大白让我打开行程码、健康码、报备行程记录,一番操作之后,要求我做落地检,我说已经检过两次了,并且让大白看了第二次机场出口已经出来的“阴性”报告。大白的一句“落地检,一个人都不能少”,我便乖乖地在24小时内做了第三次核捡。
核捡过后,通情达理的大白告诉我,我是从外省回来的,不是隔离三天,而是隔离五天,但可以选择居家隔离,也可以选择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其家庭成员必须一同隔离,不得出门。国家卫健委的二十条说的很清楚,像我这种情况是居家“监测”,不是“隔离”,是“三天”,不是“五天”,这是明显的层层加码,但在防疫压倒一切的大是大非面前,已经不是讨论“政策”的时候了,我用共产党党员的素质和情怀,选择无条件服从。为了不影响家人,我志愿选择隔离等级最高的集中隔离。大白高兴地给我竖起了拇指:“搞定。”
当我准备驱车离开时,大白说:慢着,必须用专车护送我到隔离酒店。这他妈的是首长待遇呀,我欣然同意。于是,大白与当地防控指挥部联系后,来了一辆救护车,给我冰冷而僵硬的身体消毒后,终于在凌晨两点钟来到了隔离酒店。
酒店的大白,让我们开始扫码填写此前已经填写了若干遍的来源地、中转地、目的地信息后,继续扫码建立隔离群,以便于发布消息通知隔离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及时提醒的事项。接着让我到一个任何人无法接近的地方取一个黄色塑料袋,这有点像战争年代地下党单线接头的那种神秘,打开塑料袋,里面有入住的钥匙、温度计、说明书、消毒用品等,然后大白再次要求我填写楼层好、房间号等信息上传到隔离群,至此,终于万事大吉了。
凌晨两点半,我哆哆嗦嗦地走进自己被隔离的房间,打开房间后,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温度显示,房间温度2度。原来外面的窗户开着,穿堂风像贼一样溜进来,隔离酒店不准开空调,不准配备电暖设备,室内外几乎没有温差。
我打了一个寒蝉,也打了一个喷嚏,一颗跳动着红色血液的心脏,彻底凉了半截,并几乎静止起来。
寂静而空洞的夜晚,住在冰窟窿般的隔离房间里,我本想洗个热水澡,清理一下全身的污垢和疲劳,但寒冷让我无法脱掉外衣,似乎感觉污垢也可以御寒,只好溜进冰冷的铺盖里,穿着秋衣秋裤入睡。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喜欢裸睡,如果不是体现文明人的话,我连裤衩都不想穿。这次穿着秋衣秋裤睡觉,我是不舒服的。尽管已经凌晨3点了,还是无法入眠。此刻,我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人间疾苦想起,以便来替代我面前的寒冷,一幕幕画面马上来了:
第一画面,就是我们同下高速的几批外地客人,因来自高风险区,被就地劝返。那些外地客人恳求:因沿线都被拒绝入境,他们已经24小时没有睡觉了,哪怕让他们入境接受集中隔离,能睡觉就行。大白以“本地隔离人员太多,没有可以居住的酒店”为由表达了拒绝,那几批客人带着绝望的表情无奈地离开了。
第二画面,我的一个老表,从四川返回准备陪护住院的老父亲,因来自高风险区,必须集中隔离,连陪护老父亲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而医院又连连催促转院,他只能在隔离酒店里嚎啕大哭而无可奈何。
第三画面,来自XJ的大批农民工,因封城连夜逃离在千里荒无人烟的戈壁大道上,突然寒潮来袭,据公开的报道,已有8人被冻伤冻死;而要求转场的牧民,也因疫情防控被限制从高山转场,成群牧羊被冻死,迎着风雪抢救的场面极其惨烈。还有GY因动态清零被动态转运的27位阳性感染者死于车祸等等。
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呀,想象这些沉痛的场景,我能睡在酒店里,只是没有体现到疫情防控的一丝温暖而已,这还算困难吗!?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我狠狠地扇了自己一个耳光,便再次翻身入睡,效果很好。我朦朦胧胧地感觉,在凌晨五点钟开始打鼾了。
早晨八点,我在瑟瑟发抖中吃完了冰冷的早点蒸面,然后望着窗外天空一望无际的灰暗,看着行道树扑扑索索飘落的黄叶,寒冷便成了我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内心的寒冷,也成了当前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在房间里不停地跑动,以期增加热量,但效果不佳。便停下来寻找增加热量的设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试探性的打开洗浴水龙头,让它不停地流着,一会儿热气随着热水冒出来,并不断地依附在洗浴房的玻璃上,形成一层厚厚的水雾。在有了一丝热能后,我又发现一个老式不跳闸的烧水壶,我便盛满温水通上电,始终让它煮沸着,一股股热气喷射出来,在房间里雾气升腾。经过半天的努力,我终于将室内的温度拉升到了10度左右。然后,我裹着被子,就像刚生过孩子的妇女一样,依偎在床上看世界杯足球赛,这下舒服多了,我的确是“小聪明”呀。此时,我看了一下隔离群,群里面几十个隔离者,纷纷发出“冻死了,冻死了”的呐喊,但没有任何管理者回应。
我本想告诉大家我取暖的方法,然而脑子突然打了一个机灵,自私的本能阻止我,不能告诉大家。如果都采取这种方式升温,就会造成电压超负荷断电的后果,这样就会殃及我取暖的方式了。于是,我也在群里发了一条“冻死了”的信息,便不再耳是他们哼哼唧唧的喊叫了。
很遗憾,我自私的本能让隔壁的隔离者遭了罪。第三天,那个隔离者因感冒发烧,喉咙干涩,浑身酸痛,被隔离酒店迅速反馈到上级指挥部,经过指挥部流调人员紧急会商后,本着“疑病从有”的原则,认为符合新冠感染者的特征,便被准确地认定为阳性感染者,迅速拉走住进了隔离医院,蹊跷的是,那位疑似感染者当天的核酸检测结果没有显示阳性,一直是“未检出”,至于是阳性未检出,还是阴性未检出,大家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他就是一个疑似患者。当时,“未检出”者有些不愿住院,指挥部反复强调,为了对他生命高度负责,还是住隔离医院保险。于是,这个“未检出”者,至少需要在隔离医院“保险”七天以上。
我这次的小聪明,没有完全聪明起来。因为我与“未检出”者住在同楼层的两隔壁,虽然每日一检的结果一直阴着,也未与“未检出”者直接接触,但还是被列入密接人员。指挥部通知:需要增加集中隔离三天时间。前五天的每天费用250支出算我的,后三天的250支出,算政府的。
我靠,好政策呀!好的不要不要的,我又白赚了三天的250,而且此后再也没有人能享受到这种加长版的优惠政策了,你能说我的运气不好吗!?
(节选自四十九集中篇小说《战役日记》第四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