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2025-08-14至2025-08-14
活动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城关镇丽都嘉园18号楼滨河路林河外侧
收费信息:免费汉水畔,烟火中,旬阳故事悄然生长。
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有泥土的芬芳、生活的回响;这里未必有惊世巨著,却饱含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乡土印记。
旬阳市文化馆推出“秦巴艺苑”栏目,为您打开一扇窗,聆听来自旬阳文艺创作者笔尖的心跳。我们聚焦——那些扎根于田间地头、街巷市井、寻常人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小品等,通过他们的作品,走进旬阳的风物人情,抵达作家内心的故乡。
今天我们推出陕西省作协会员吴有臣的小说作品。
重锤
吴有臣
康诊所在这座小城开办三十余年,生意一直不错。来这儿看病的患者一是看重程医生那精湛的医术,二是看重程医生那颗宽厚的仁术之心:处处都为患者着想,能用五分钱医好的毛病绝对不让患者花费一毛;能用偏方治好的毛病绝对不会让患者抓药;能用口服药物医好的疾病绝对不会让患者输液。对那些弱势群体也关爱有加,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而且还经常对生活进行接济。如此一来,方圆百里有口皆碑。尽管诊所每天门庭若市,可他一年到头手上也并无多少积蓄。
看到那些没开几年就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的诊所,妻子莲花心里真不是滋味。她经常在程医生耳边唠叨:我们这是诊所,不是福利院,你不能光看重名声,还要考虑考虑经济效益。毕竟我们也有负担,还要食人间烟火。你想开福利院,现在还没那资格!你看那中街的李医生,才开业几年啊,现在房子、车子、票子应有尽有。每次去个病人,不管咋的就先把吊瓶挂上,然后一拖就是几天,一个普通感冒不花上个千儿八百别想治愈!我们虽然不能像他那样心黑,可让患者花个三五百总该可以吧?程医生气愤地说:“你就知道钱!还讲不讲医德?随便挂瓶等于慢性自杀,你懂吗?”
莲花不屑一顾地说:“就你是个救世主!现在那个诊所不是这样?榆木疙瘩!”
程医生一声不吭,又在潜心研究他的偏方了。
一天,程医生有事刚刚外出,就有一位老头前来就诊。这老头常年患有慢性胃炎,是这儿的常客。莲花觉得这是她大显身手的绝好时机。就对老头说:“你这慢性病,长期服用一种药物容易产生抗体,效果不大。要想彻底治愈,非下重锤不可。俗话说,重病需得猛药治。”
老头疑惑地问:“怎么个下法?”
莲花说:“我给你推荐几种刚到的新药,你坚持服用一周,准好!”
老头把莲花盯了半天,半信半疑地说:“你会治病吗?你有从医资格证吗?你可别把我的老命给治没了。”
莲花笑呵呵地说:“你放心,程医生医术那么好,这些年我难道就没剽学一点?至于证嘛,那只不过是一张应付检查的纸,与手艺无关。你看那么多开车的,难道人人都有驾驶证吗?”
老头被驳得哑口无言,提着药慢慢地走了。
老头走后,莲花心里格外舒坦:虽然她不懂什么医学、药理,但她把凡是能治疗胃炎的药物都给老头用上了。而且她坚信:盐多不坏酱。一种药物治疗不好必然会有另外药物发挥作用。按照这种治法,不出两年,也会财源滚滚了。
事情有时就那么蹊跷:一个多年在程医生手上没有治好的毛病居然让这重锤给歪打正着了!莲花立马成为街坊邻里谈论的热点人物。有的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没想到莲花的医术竟然在程医生之上!也有的神秘兮兮地说程医生之所以“手轻”,原来他有他的算盘呢!程医生生气地对莲花说:“你这种治法迟早都会出事,现在没出纯属侥幸!有这样给病人用药的吗?虽然表面上起了作用,但又给患者身体造成多大的危害你知道不?”莲花嘟囔道:有这么玄乎吗?广告看多了都会治病,少在我面前卖关子!
这天,天气晴朗,朝霞灿烂。程医生刚刚开始坐诊,一位中年妇女进来了。她开门见山就要莲花给她瞧病。程医生笑着说:“你这毛病她把握不住,小心误事呀。”中年妇女把脸一沉,话中有话地说道:“程医生,我很敬重你的人品,也很看重你的医术,可你给我治了这么多年也没治出个所以然。你妻子虽然下手重一点儿,可总体算下来比在你手上要省许多啊!”
程医生当时气得浑身发抖、黑血直冒。这不是在讥讽我“以病养医”而专门在搞放长线钓大鱼吗?我程某人难道在百姓眼里就是这么个形象?他连说了两声“罢了罢了”走出门外,双拳抱头坐在枇杷树下。再也没有比遭人误解更难受的事了!莲花这时像一位凯旋的将军向他抛来傲慢的微笑,并炫耀地把几张红色的钞票弹得“噌噌”只响 ——
可这种傲慢式的微笑并没坚持多久,第二天中年妇女就被儿子用车给送来了。头发凌乱,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躺在那里抽搐。莲花赶紧把她送到大医院就诊,诊断结果是:药物过量,急性中毒!
孝顺
吴有臣
无意中发现老太太还有一笔数额较大的存款,妯娌三个就打起了小算盘,盘算着如何在老太太面前表现得更加孝顺。
大儿媳好赌,常常一玩就到深夜。每次不管输赢,她都要对老太太炫耀一番:妈,我今儿手气特好,赢了不少,这点儿小钱,算是让你“吃喜”了!边说边把两三张“红皮”塞进老太太的衣兜。老太太急忙推辞,说赌博有输有赢,没有常胜将军,你还是拿着,我不缺钱。大儿媳佯怒道:瞧你说的,你一个老人家能有啥钱?让你过寒酸了我们这张脸朝哪儿搁?以后还在社会上混不混?在自己后人跟前还客气什么?!快拿上,免得让外人看见。说罢又神秘兮兮地嘘了一声,说再叮嘱你一句,千万别让那两个知道。老太太也就不再推辞,笑着说:那我就先替你保管,以后输了的话再来找我。
二儿媳发现大嫂经常用金钱“贿赂”老太太,自己也就动起了脑筋:这可千万不能落她的辙,要不然到时就没我的份儿了!幸亏我茶饭好,还是发挥发挥这方面的特长吧!于是每天专门做些好吃的给老太太送去。时间长了,老太太就说:“你别老操心我,这不是个常法,你们也有你们的日子。”二儿媳嘿嘿一笑,说:“瞧你说的,你一个老人家能吃多少?这年头又不缺吃的!只不过是每顿多添一瓢水、多下一碗米的事!如果你不嫌弃,你就住到我家。”老太太长叹一声说:“我现在老了,不中用了,也帮不了你们什么,还是一个人住着清静。”老二媳妇惊叫道:“妈,你把我们当啥人了?!我们是你的后人,应该做的!”
老三媳妇一见那妯娌俩整天在老太太跟前转悠,心里确实不是滋味!她埋怨自己不会打牌、不会做饭,更埋怨自己不会花言巧语!算了,大不了我不要那点儿东西,还能穷死?!穷也要穷个硬气!两个老妖精,骚狐狸!她干脆就对老太太来个不闻不问。每次遇到那妯娌俩从她面前经过,她都会把眼睛瞪起,“呸呸”朝地上吐两口唾沫。
一日,老太太突然晕倒,住院几天仍没有起色。她自觉大事不好,就把妯娌三个叫到床前。老大老二媳妇眉飞色舞、觉得现在是苦尽甘来,再不管咋的也有我一份儿吧?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坐在床前。老太太说:“我快要走了。”话没说完,那妯娌俩不约而同地说:“妈你别说那丧气话,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医好你的病,但你要保持好心情。”老太太摇头说:“我不治了,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我今天喊你们来,就是说一件事,我有一笔存款——”话还没说完,老大媳妇假装吃惊地说:“妈,你是不是在说胡话呢?这额头不烧啊!”老太太摇摇头,继续说:“我一直在思考把这笔钱给谁?想了这么长时间,把我想得好苦啊!按理说吧,老大老二媳妇待我最好,也最孝顺,我应该给她们,可转念一想,老大不缺钱,老二家的生活也不错,我都能放下心。我心里呀,最放不下的是老三!她不会来事儿,不会算计,整天闷人一个,这咋能过好日子?可她也是我的后人啊,我不能不管啊!要不然我到那边儿也不安心,所以,我还是决定把这笔钱给她,你们二位不会责怪吧?”
那妯娌俩早就没听清老太太在说什么,只是象征性地点了点头。只有老三媳妇一把抱住老太太,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