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2025-05-19至2025-05-20
活动地址:汉中市群众艺术馆
收费信息:免费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在2025年全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5月19日至20日,汉中市文化馆启动又一波“非遗进校园”活动。分别走进汉中实验中学、汉台区乌梅寺小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极拳、红拳现场教学活动。在这场活动中,汉中市太极拳协会副主席、汉中红拳推广传习中心主任刘刚担任授课老师。
太极拳走进实验中学

5月19日中午,首场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实验中学拉开帷幕。伴随着舒缓宁静的音乐,刘刚老师和他的团队身着传统的练功服,展示着太极优雅而流畅的神韵,一招一式都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向学生们介绍了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和哲学内涵,强调太极拳不仅是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
“太极拳讲究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它能帮助你们找到内心的平静,让生活更加和谐。”刘刚的话语如同春风拂过,让学生们对这项古老的技艺充满了兴趣。

“扎稳双脚,放松肩膀,沉肩坠肘……”在刘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逐渐认识了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动作也变得越来越规范。一位八年级的学生表示:“以前总觉得太极拳是老年人的运动,没想到它对我们年轻人也有这么大的帮助!”
红拳走进乌梅寺小学

5月20日上午,非遗进校园再次来到了汉台区乌梅寺小学,开展红拳教学。红拳作为陕西传统武术的代表,起源于秦汉,盛行于明清,以其刚柔并济、招式古朴的特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太极拳不同,红拳更注重力量和爆发力,其动作刚劲有力,充满阳刚之美。
刘刚老师强调:“红拳不仅是防身技艺,更蕴含着崇德尚武、坚韧不拔的中华武道精神。” 课堂上,孩子们兴奋地模仿教练们的动作,一招一式尽管还嫌稚嫩,但他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红拳的文化价值,教授红拳的老师们特意准备了几段精彩的表演。他们分别展示了经典套路《红拳十三式》《红拳十八式》《梅花拳》《红拳十大盘筋》等,行云流水的动作、铿锵有力的呼喝引得全场掌声雷动。表演结束后,老师们还与孩子们互动、指导,解答问题、纠正拳法,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习武的心得体会。

乌梅寺小学郭校长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红拳纳入课后服务特色课程,通过“非遗+体育”“非遗+美育”的模式,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成长。“我们希望通过长期合作,培养一批红拳小能手,让非遗传承从校园起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2025年汉中市文化馆宣传服务的系列活动之一。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是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怀与引导。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汉中市文化馆希望能让更多孩子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这些传统技艺也能帮助他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平衡,提升身心健康。

此次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也为汉中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汉中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高全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深化“非遗进校园”活动,探索更多形式,将汉中的非遗保护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让更多孩子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