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秦巴艺苑】李万志散文作品展
   开放时间: 2025-09-05至2025-09-05
   活动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城关镇丽都嘉园18号楼滨河路林河外侧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汉水畔,烟火中,旬阳故事悄然生长。

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有泥土的芬芳、生活的回响;这里未必有惊世巨著,却饱含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乡土印记。

旬阳市文化馆推出“秦巴艺苑”栏目,为您打开一扇窗,聆听来自旬阳文艺创作者笔尖的心跳。我们聚焦——那些扎根于田间地头、街巷市井、寻常人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小品等,通过他们的作品,走进旬阳的风物人情,抵达作家内心的故乡。

今天我们推出旬阳作者李万志的散文作品。





蜀河是条河,古镇像首歌


李万志


秦岭之南,巴山之畔,流域较长的河流一般都称之为江,一如汉江、丹江;次之,则一概唤作为河,就像旬河、蜀河;当然,也有个别地名是带有溪的,比如甘溪、棕溪。但是不论怎的,在秦巴山区腹地,但凡地名中嵌含了有河有溪的地方,或依山傍水,或山环水绕,都一定会是灵动的,蜀河亦然!

蜀河和旬河都属于汉江水系的支流,蜀河口岸坐落了一个风雨经年的蜀河古镇,一曲旬河绕就了一座天然中华太极城,在旧时,两地皆为汉江水运商贸集散极其重要的码头,其繁荣兴盛的场面在地方史志资料中也是浓墨重彩铺排的。其实,关于蜀河,我之前并没有十分特别的记忆,我的文字中之所以往复的游走着蜀河和旬城,原是了解到建国初期这个叫作蜀河的地方曾经一度成为旬阳县人民政府的临时驻地,应该算得上是现在这个县城的前身了吧,因之,私底下认定蜀河和旬城之间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蜀河后来成为陕西省首批四个建置镇之一,位列旬阳的第一大镇则应属名符其实,当之无愧了!

从九十年代初,我就一直在县城工作并生活着,那时的旬城还没有被叫作太极城,就像蜀河镇那时还没有被当作古镇一样。其实,天然太极城图案发现与否它都那般自然呈现在那里,只是静待某日某人是否独具慧眼,就像千百年一路风雨中走来的蜀河古镇,一定也不会是因了这三二十年的光景才一下子变得愈古弥香,究其根源大概还是缘于人们在物质文明迅猛发展过程中突然发现身边有一种叫作历史文化的东西正在飞速流逝罢……

工作这些年来,每年隔三岔五的都是要去上几趟蜀河镇的,或小住几日,或浅行即过,但每每都会被蜀河口人的热情所感染,浸濡的日子久了,不经意间也能冒出几句地道纯正的“蜀河口腔”,被不熟悉的人还以为找到了蜀河口的乡音,心底下竟然也飘升出几许自豪感来,于是,对蜀河的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滋生出一些感情色彩。为了向外界友人推崇蜀河古镇的古,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蜀河既然谓之为蜀,那么一定当与三分天下时的蜀地有一些许枝枝蔓蔓的牵连,时下的旬城方圆,一直是留存着蜀汉时期的历史印痕,诸如那位备受争议的后汉叛将孟达的墓冢,还有汉代象牙算筹、陶罐器物等。而又据《楚界秦河》一书中称:“蜀河之名源于古蜀国西迁过程中在这里的短暂停留。”由此推断,坐落在蜀河交汇汉江口岸的这座古镇的历史,应当也是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或者更久远一些的年代。不过,据地方志考证,蜀河古镇真正繁荣鼎盛还是始自明清年间,那些饱经沧桑至今巍然屹立在古镇的黄州馆、杨泗庙以及清真寺等明清建筑,不正是其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吗?

然而,曾几何时,一些不合节拍的花里胡哨的新生代元素肆意在古镇的拐拐巷巷充溢侵蚀,煽情地撩拨着这个有着千年文化底蕴古镇的神经;一幢幢突兀的钢筋混凝制品呈包围状态势摇曳蔓延,就像一群粗野的汉子龇牙咧嘴虎视眈眈围观着一个羸弱的女子,嘈杂的喧嚣,正亦步亦趋地迫使着古镇沦陷为光怪陆离的城市的复制品。难道,古镇已然不古?或者,就此这般作古?

令人欣慰的是,时下的蜀河镇正倾力打造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这个定位为蜀河口岸这座经年古镇今后乃至将来的发展奠下了基调。目前,古镇正在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精髓,那些明清年间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得到了保护性修缮,旧街区的民居改造坚持修旧如旧,尽力保持古风原貌;新街区的发展着力突出旅游服务以及相关设施的完善配套,古镇正以一个全新的面貌焕发出熠熠的光彩。你看,那一色青石板铺就的街巷,正期待着您的脚步轻轻叩响;那飞檐吊斗雕花绘彩的古朴楼阁,正渴盼着您的身影浅倚斜靠;那纵横交错幽静恬然的石阶小巷,正拽引着您的目光汇入悠远的深邃……且不说那石墙隙上布满的青苔,瓦棱檐上古朴的符号,四合院里静雅的恬适,单就是这里江风轻拂的清新,细雨微润的清爽,无一不透出恬静安逸舒适的缠绵。觅一点空闲,携三五好友,旅蜀河古镇,听软语蜀腔,品美味特色,任时光在这里变得慵懒,让身心在这里自由散漫,岂不悠哉?!










沐雨橘子洲


李万志


此次潇湘的行程着实有些突然,以至于我来不及提前了解一下行程安排下的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大早突兀的出现在长沙火车站,迎接我们的便是好一阵唰啦啦的大雨,心底下的感觉就像大老远兴致勃勃的跑去会面一位温良贤淑如花似玉撩人心痒的女子,结果却发现人家耷拉着脸一副不大乐意的样子,顿然,有些沮丧。但是,来则来了,真切地见上一面总也能平息一下心底那股暗流涌动的渴盼。

车观,现代旅游行业派生的新名词,车观一座城市,就像隔着橱窗观摩那些摆设的物品,无味极了。长沙,并不是此次行程的目的地,因时间的关系,只能采用车观的方式与这座素未谋面但却感觉到熟悉的城市零距离接触。车窗外,大雨不再执着,慢慢地转为小雨淅沥,心底生出一种可人的感觉,就像初恋中对情人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都觉得那般贴切,那么合乎情理。对于长沙,就像久违的情人。

雨幕下,长沙蒙着神秘的面纱,神秘而又焕发出诱惑的光芒。车子沿着五一大道一路驰过,雨细密的交织着,车内蒸腾起来的雾气,逐渐模糊了视野,混沌一片。车子缓缓地停了下来,橘子洲舒展开清新的怀抱,湘江水喧腾起薄薄的雾岚,大雨把这暮春的季节倒置出寒秋的意境,眼前依稀展现青年毛泽东忧国忧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惆怅是那么的寥廓,一切仿佛都已经静止,万般凝重。滔滔的湘江水流经橘子洲,逆着大自然的规律,决然北上,世界万类孕发出齐竞自由的生机和活力,激发起风华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推翻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豪情和壮志,历史的画面在这里定格,凝固,那风华少年巍然屹立在那里,百年以前,千百年后……

雨,越发的大了起来,游人大都围聚在亭台楼榭和一些人造景点四周,摆出各种姿势苛求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迹。此时,橘子洲头,湘江边,行人,已然断魂。独自冲到江堤边,看那浩渺的湘江水静缓地向北迤去,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在雨幕中愈发朦朦胧胧,山因院盛,想那以山为名,历经千年,弦歌不绝的岳麓书院,那些从遥远走来的先贤们,那盛况空前的“朱张会讲”,是否还历经千年不休不止的绵延?那寓居书院意气风发的少年,那铿锵激越的辩论讲演,是否仍响彻云霄万古不绝的回荡?




作者简介:李万志,现供职旬阳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