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2025-04-23至2025-05-22
活动地址:陕西省图书馆
收费信息:免费
每一本古籍都是时光的信笺,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由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联合全省各地市、区县图书馆在 “4·23” 世界读书日推出的 “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活动正在进行中。
5月9日,洛南县图书馆依托清代《洛南县乡土志》,完成了“跟着古籍游陕西”的落地活动。此次活动带领30余位文化志愿者,从洛南县图书馆启程,途经文庙、博物馆,展开了一场探寻洛南历史文脉的文化之旅。
活动现场
2025年5月9日,洛南县图书馆开展了 “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活动。参加活动的30余位文化志愿者齐聚一堂,循着清代《洛南县乡土志》,从图书馆到文庙再到博物馆,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第一站
洛南县图书馆
古籍启程,触摸方志密码:本次活动从洛南县图书馆启程,志愿者化身“文化寻根者”,走进洛南县图书馆。工作人员揭开光绪年间《洛南县乡土志》的神秘面纱,《洛南县乡土志》是清代光绪年间编纂的地方志,是研究本地历史的一手资料。泛黄的书页承载着洛南的科举名录、乡贤事迹、文庙修缮记录等。在洛南县图书馆的一楼,参与者静静聆听管理员讲述古籍背后的故事。
第二站
洛南文庙
文庙寻踪,对话圣贤之光:手持《洛南县乡土志》,一行人缓缓走进陕南保存最完整的纵轴式古建筑群——洛南文庙。洛南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沿中轴线对称布局,棂星门斗拱层叠、琉璃瓦生辉,大成殿庄严肃穆。30余位志愿者对照书中“文昌阁旧址”“顺治复建大成殿”等记载,实地探寻文庙600余年的变迁史。
第三站
洛南县博物馆
博物馆探秘,解锁万年文明:依托文庙而建的洛南县博物馆,为市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远古的窗口: 第一展厅“龙牙洞的故事“:一枚洛南猿人牙齿化石揭开百万年前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秘密。第二展厅“珍贵文物展”: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明清青铜器,展柜中的文物诉说着洛南文明的璀璨脉络。互动屏前,孩子们与父母合力拼接陶器碎片,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第三展厅“馆藏字画”:明清名家的墨迹勾勒出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第四展厅“现代艺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激发参与者对文化传承的无限遐想。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为30余位文化志愿者镌刻下深刻的文化印记,更让古籍中的文字与洛南的山河血脉相连。活动以《洛南县乡土志》为舟,载满好奇与敬畏,在图书馆、文庙、博物馆间穿行——触摸的是泛黄的书页,唤醒的是沉睡的文明,传承的是千年不灭的文化薪火。
未来,洛南县图书馆将持续推出各类文化研学活动,解锁更多文化密码。
“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活动持续进行中,更多图书馆将带来更精彩的古籍研学活动,让我们拭目以待!
“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
活动主题
“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
活动时间
2025年4月23日—5月22日
参与对象
1.全省各市图书馆
2.各市推荐的区县级图书馆
活动内容
以馆藏古籍内容为核心,结合当地历史文化遗迹或自然景观,设计古籍研学游线路,组织广大读者、古籍爱好者等组成研学团队,开展研学活动。
视频制作要求
1.参加活动的各馆将研学活动剪辑制作成1个视频。
2.视频横屏拍摄;时长5分钟;视频格式为MP4;视频分辨率为1080P。
参与方式
各级公共图书馆将相关资料发送至活动指定邮箱:sxsgjbhzx@163.com
资料内容包含研学活动的视频、图片、相关文字介绍(500字左右)、所在图书馆、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等。
活动规则
1.所有资料,包括文字、视频和图片等,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2.所有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冒用他人作品;
3.主办方拥有作品使用权,可以将其用于网站、展览、海报、画册制作和其他有关公益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
4.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5.活动咨询电话:杨老师 18192848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