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2025-04-26至2025-04-26
活动地址:陕西省图书馆
收费信息:免费4月26日,“古籍里的长安风华:唐都与唐诗”主题讲座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举办,讲座特邀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浩教授主讲。活动吸引了众多历史爱好者、文学研究者及广大读者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讲座围绕唐代长安的国际性与唐诗的世界性展开。李浩教授从长安城的城市规划、交通道路、人口构成、管理机构设置、城市建筑、商业贸易、新出土文物、以及后世的评论等方面分析了长安的国际性。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其中外族及异族人就有约五万,他们来此学习、经商、传教,使长安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长安交通便利,有陆上、海上、草原丝绸之路三条,东市和西市是商业集散地,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商品,商业活动也极为繁荣。此外,长安的管理机构完善,城市建筑宏伟,新出土文物不断丰富着我们对长安的认识,后世评论也彰显了其历史地位。

在唐诗的世界性方面,李浩教授从唐诗作者、诗歌内容、艺术成就、传播接受程度等维度展开。唐诗的作者群体极为广泛,有皇帝、贵族、文人墨客等等,这些作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从而使得唐诗的内容丰富多彩。

从赞美母爱的《游子吟》,到书写爱情的《题都城南庄》;从描摹自然的《辋川集》,到反映人类基本情感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唐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丰富多彩。唐诗在格律、意境上成就卓越,其研究已成为海外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讲座现场,台下的读者聚精会神地倾听,许多用心的读者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生怕错过精彩的知识点。互动环节,李浩教授耐心解答读者问题,读者们表示受益匪浅。
活动现场,李浩教授向陕西省图书馆捐赠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研究丛书》。

本次讲座为“兰台青缃 古韵永传”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展系列活动之一,这些讲座助力读者深入了解典籍中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中华民族智慧,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欢迎大家前来聆听讲座,欣赏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