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学在陕图公益课堂 | “数智时代AI与阅读”系列分享课程预告 (附推介书目)
   开放时间: 2025-04-23至2025-04-27
   活动地址:陕西省图书馆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人工智能AI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空前便利,知识触手可及,算法推荐精准投喂,阅读似乎从未如此“高效”。

从“逐字阅读”到“智能摘要”——效率提升,还是认知偷懒?  算法推荐 vs 自主探索——我们的知识边界是被拓宽,还是被禁锢?  

超功利阅读(非功利性阅读)——在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我们为何仍需要“无用的阅读”?  

深度思考的训练场——为什么AI越强大,人类越需要批判性思维?  

AI如何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经典阅读,为何在AI时代依然不可替代?如何让AI成为阅读的助力,而非替代? 

本期系列分享课程聚焦数智时代阅读主题,邀请卢朝阳教授与马彦珺老师为读者分享如何在信息洪流中,守护自己的深度阅读能力,让科技与人文共舞。

1.jpg.jpg

课程内容

01《人工智能时代的阅读行为:

变与不变?》

莎士比亚的现代之问:“To change or not to change, that is the question.”“变,还是不变?”这不仅是选择,更是关乎思维方式的未来命题。

→ 变:

 • AI三秒生成文献综述 vs “十年寒窗”的认知积累

 • 推送算法投喂信息茧房 vs 经典阅读构筑的精神原野

 • 碎片化阅读的即时快感 vs 深度思考的延迟满足

→ 不变:  

 √ 经典文本中的人性洞察——AI无法替代的智慧结晶

 √ 批判性思维训练——人类独有的认知护城河

 √ 沉浸式阅读的心流体验——不可复制的精神SPA

在本堂课中,卢老师将从令人眼花缭乱的AI时代谈起,解析传统经典阅读在新时代毫不褪色的价值;分享“实用性阅读”、“超功利阅读(非功利性阅读)”以及“碎片式阅读”在AI时代的特点,帮助读者学习如何利用AI工具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

主讲人

2.jpg.jpg

卢朝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信号处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和陕西省通信学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曾任学校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长。科研方向包括图象分析和图象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理论和方法、自然场景中的文字分析方法等,以及西电校史、陕西民俗学及陕西民间文化研究等。主持数十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和863计划等科研项目。

02《AI时代生存指南:

从认知革命到精准赋能》

(1)普通人如何应对AI变革?

 • AI将如何改变就业、学习和科研?我们该如何调整?

• 避免“AI焦虑”:哪些能力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驾驭”——AI时代的生存思维

(2)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AI工具?

• 文献检索、论文写作、数据分析……不同场景的AI工具推荐

• 免费vs付费?国内vs国外?如何避免“选择困难症”?

• 如何用AI工具提升学习工作效率?

(3)AI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 传统检索 vs AI检索——效率提升10倍的关键技巧

• 如何让AI帮你精准找到高质量文献?

• 中国知网+AI:科研工作者的高效工作流

在本堂课中,马老师将与读者从认知升级到工具实战,掌握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让面对海量AI工具的你,不再迷茫;让AI工具可以成为你的“超级助手”。

主讲人

3.jpg.jpg

马彦珺,中国知网西北区高级培训讲师。长期从事科技文献检索与学术论文写作相关的培训工作,主要面向陕西省各大高职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相关主题讲座,巡回培训数百场。

报名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4.jpg.jpg

(扫码后需先同意登录,后跳转至“陕西省图书馆服务号”活动预约里即可报名;或者直接在微信端搜索“陕西省图书馆服务号”,在【读者服务—活动预约】里报名参加即可)

温馨提示

1、课程活动过程中,请保持场内安静和会场秩序,并将手机等发声装置置于静音状态。

2、主办方会对活动进行全程摄录,读者到达现场视同接受群像、特写等拍摄及传播。

3、活动中主讲人的观点不代表本馆立场。

4、参与课堂活动,请自备签字笔填写学习活动课堂笔记。

【“学在陕图”公益课堂】2025第5期“数智时代AI与阅读”系列分享课程推介书目(总第16期)

7.jp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