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2025-04-25至2025-04-25
活动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文化馆
收费信息:免费4月25日下午,陕北民歌演出季第三场《走西口》二人台讲唱音乐会在梅花小戏台圆满举行。 府谷文化馆二人台艺术研究院受邀参加并担任音乐会舞台表演嘉宾,通过 “故事讲述 + 民歌演唱 + 情景表演” 的多元形式,立体呈现了二人台艺术在“走西口”历史进程中的形成渊源、发展脉络及当代流变,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艺术感染力的文化盛宴。榆林学院文学院 100 余名师生到场观摩。

演出伊始,文化学者狄马老师、榆林学院文学院贺智利教授、府谷县文化馆温永开馆长作为嘉宾,围绕二人台的起源、发展等问题与主持人展开深度对谈。据嘉宾介绍,二人台形成于清末,是陕北民歌与晋蒙民歌长期融合的产物,最初是移民闲暇时的自娱自乐表演,后逐渐发展为职业班社演出。这一独特民间艺术的诞生,与 "走西口" 移民潮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其表演形式从早期的单一化逐步走向多元化,始终与晋陕民歌保持着血脉相连的文化渊源。
音乐会以"溯源·缘起西口路""声韵·坐唱见真章""舞动·戏鞭绽芳华""发展·小戏启新章"四个篇章串联,结合文化学者狄马、榆林学院贺智利教授、府谷县文化馆温永开馆长的专业解读,全景式展现二人台艺术的演变历程。
第一篇章通过府谷县文化馆二人台艺术研究院乐队演奏的《绣荷包》,以梅、扬琴、四胡等传统乐器的粗狂音色,还原了清末民初走西口移民在黄河岸边即兴创作的音乐形态,让观众直观感受先辈们用生活智慧创造音乐的场景。狄马老师指出,二人台的诞生与陕晋移民“走西口”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一丑一旦"的表演形式,既是生存压力下的情感宣泄,也是蒙汉文化交融的产物。

第二篇章聚焦二人台从纯器乐到加入唱腔的演变。"打坐腔"形式下,歌唱演员在乐队的伴奏下围坐而唱,表演《拜大年》《五哥放羊》《对花》等经典曲目。这种无需雕饰的表现形式,恰似邻家老友围坐话家常,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素面朝天的表演和方言俚语的运用,展现了早期二人台"田间地头即舞台"的草根特质。贺智利教授分析,这种"不施粉黛、手持三大件"的表演形式,与陕北民歌的叙事传统一脉相承,其衬字、叠词的使用,既增强了语言韵律,也成为研究当地方言的活化石。

第三篇章讲述随着滚鞭戏的诞生,二人台进入从素面朝天到载歌载舞的全新阶段。演出中,演员身着彩装,在《打金钱》《挂红灯》等节目中手持霸王鞭、扇子等道具且歌且舞,将民间社火元素融入表演,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使二人台深受百姓喜爱,成为陕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温永开馆长介绍,这一时期二人台吸收晋剧、京剧的行当体系,形成"硬码戏""带鞭戏"等分类,道具的丰富化使艺术表现力显著提升。第四篇章呈现了从小戏走向成熟的历程,二人台从田间地头到大雅之堂的蜕变。小戏《喜上喜》将家长里短融入完整故事,通过转手帕、转盘等民间元素,以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展现传统艺术的活力,生动诠释了陕北人民的生活百态。贺智利教授指出,这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创作,标志着民间艺术向专业化发展的关键跨越。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人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次《走西口》讲唱音乐会二人台专场的成功举办,生动展现了二人台从黄河岸边的移民小调成为国家级非遗的变迁历程,让《走西口》这一家喻户晓的陕北文化符号完整的褪去朦胧面纱,全方位呈现其本真面貌。音乐会不仅带领观众探寻 "走西口" 历史背后的丰富故事,更深入解读了由移民潮孕育而生的二人台艺术的前世今生,为陕北民歌演出季《走西口》系列画上圆满句号。这一系列活动的收官,既是一场浸润心灵的艺术盛宴,更是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 —— 既是对陕北民间艺术发展脉络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为陕北文化的传承发展续写了崭新篇章。
演出结束后,榆阳区文艺工作团领导班子、《走西口》二人台专场音乐会创作团队与府谷县文化馆一行举行交流研讨会。榆阳区文艺工作团团长孙长贤重点介绍了文工团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及"四月经典陕北民歌讲唱季"的策划思路,对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队的参演表示诚挚感谢。他强调,本次音乐会是文工团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按照"打造十场以上梅花小戏台高质量演出"的目标,精心策划的高水平艺术活动,旨在通过专业化呈现弘扬非遗文化、传播陕北民歌艺术,既让观众系统了解诸如《走西口》这些经典陕北民歌背后故事的完整脉络,也为其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搭建了新平台,必将推动陕北民歌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府谷县文化馆馆长温永开首先感谢榆阳区文艺工作团的邀请,高度评价道:"作为兄弟县区单位,榆阳文工团在戏曲传承演出的基础上,突破性拓展非遗传承、保护与传播业务,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不仅彰显艺术情怀,更体现文化担当,这种超越本职范畴的探索精神值得行业借鉴。"他指出,本次讲唱音乐会通过"专家学者现场解读+高校师生沉浸式参与"的创新模式,构建了全新的立体传承路径,为非遗艺术的年轻化传播开辟了新渠道,也为二人台的传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温永开同时发出邀请:"期待榆阳文工团的艺术家们来府谷交流采风,共同创作反映二人台艺术特色的歌曲、小戏小品等文化作品,以文艺协作推动陕北文化的整体性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