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2025-06-15至2025-06-15
活动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文化馆
收费信息:免费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成功举办,活态展演、匠心展示点燃全民文化热情!
一场汇聚府谷千年文化精粹的盛宴,一次全民共享的非遗狂欢!由府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倾力主办,府谷县文化馆、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承办的府谷县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于6月15日在府谷县金三角广场圆满落下帷幕!

活动当日,金三角广场人潮如织,热闹非凡。广大市民朋友扶老携幼,热情参与,共同见证了府谷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魅力与现代活力。本次活动紧紧围绕“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主题,通过非遗展演与非遗保护宣传(产品展示)两大核心板块,成功搭建了非遗与公众零距离接触的桥梁,让沉睡的技艺“活”起来,让古老的文化“火”起来!
精彩回顾:非遗展演 · 掌声雷动,喝彩不断
舞台之上,府谷非遗瑰宝轮番登场,以最生动的姿态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
1. 国家级瑰宝“二人台”惊艳亮相: 作为活动的重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人台的精彩表演引爆全场!演员们唱念做打,技艺娴熟,将戏曲、曲艺、歌舞、音乐、杂技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塞上民间音乐明珠”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高亢嘹亮的唱腔、诙谐生动的表演,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观众。


2. 灯火流转“担灯舞”温情脉脉:源于府谷春节习俗的担灯舞,在夏日的广场上别有一番韵味。舞者们肩挑花灯,步履轻盈,伴随着悠扬的乐曲,灯影流动,交织出一幅幅温情的画卷,传递着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让观众沉浸在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中。

3. 山野之音“府谷山曲”动人心弦:原汁原味的府谷山曲响彻广场。“拦羊调”的悠远苍茫、“赶牲口调”的粗犷豪放、“搬船调”的坚韧乐观... 这些根植于黄土高原生产生活的质朴旋律,唱出了府谷人的精神气质,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不少年长者更是跟着轻声哼唱。

(台上精彩纷呈,台下座无虚席,掌声与欢呼是对传承人最好的致敬!)
匠心展示 · 产品荟萃 · 人气爆棚
舞台之外,非遗保护宣传与产品展示区同样人流涌动,成为市民沉浸式体验、互动打卡的热门区域:
舌尖非遗· 味蕾狂欢:
黄米酸粥摊位前排起长龙,市级传承人王玉梅现场制作,酸香四溢,市民争相品尝这一地道的府谷家常风味,赞不绝口。
麻镇驴肉碗托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热气腾腾的碗托铺上香浓驴肉,浇上秘制老汤,香气扑鼻,供不应求,充分证明了这一创新小吃的巨大魅力。
晶莹剔透的米凉粉、质朴喷香的山药丸子(山野丸子)、酸香醇厚的墙头老陈醋等非遗美食摊位前也始终人头攒动,市民们或现场品尝,或打包带走,将“府谷味道”带回家。非遗美食不仅可品尝,更可购买,让传承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


巧手匠心· 技艺生辉:
府谷剪纸展位前,传承人巧手翻飞,一幅幅生动传神、风格独特的剪纸作品顷刻完成,吸引众多市民围观学习,尤其深受小朋友喜爱。
田家寨传统手工榨油技艺展示(或成品展示)让市民了解了古老的木梁压榨工艺,感受到从种子到醇香油脂的传统智慧。
造型丰富、寓意吉祥的府谷面艺(面花),精美细腻的刺绣作品,都吸引了大量目光,人们纷纷赞叹民间艺人的巧思与匠心。




历史印记· 文化回响:
非遗展厅珍贵的地契、独特的二饼牛车模型等实物展示,以及社火相关元素的呈现,让市民直观感受到府谷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生动的“历史课堂”。

薪火相传 · 全民共享 · 意义深远
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成功的非遗保护实践:
活态传承深入人心:动态展演让非遗项目从“纸上名录”走向鲜活舞台,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真切感受到非遗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零距离体验激发热情:
产品展示区让非遗可看、可听、可尝、可触、可购,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激发了大众保护、传承非遗的文化自觉。
传承人风采闪耀舞台:
活动为各级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技艺、交流心得的宝贵平台,他们的坚守与付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增强了传承的信心与动力。
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包括微信公众号“府谷文化馆”抖音平台等),有效提升了府谷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主办承办单位的精心组织、全体演职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热情参与的广大市民朋友!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府谷的非遗之花在金三角广场绚丽绽放!
非遗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府谷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传承方式,拓展传播渠道,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府谷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