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2025-04-23至2025-05-22
活动地址:陕西省图书馆
收费信息:免费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本厚重的史书,记录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与精神。由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联合全省各地市、区县图书馆在 “4·23” 世界读书日推出的 “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活动正在进行中。
5月10日,咸阳图书馆依托清乾隆时期由臧应桐组织编纂的《咸阳县志》,完成了“跟着古籍游陕西”的落地活动。活动通过古籍文献特展、实地研学寻访、共读古籍等形式,带领市民探寻咸阳古都印记。让我们一起回顾活动的精彩瞬间!
活动现场
为深入挖掘咸阳历史底蕴,推动古籍文献活化利用,5月10日,由咸阳图书馆承办的“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跟随《咸阳县志》探寻古都印记”文化研学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以古籍为纽带,通过“展+寻+讲+读”的四维联动,带领市民在古籍文献与实地踏访的交织中,解码咸阳两千多年的文化基因。

典籍展陈
「打开尘封的时光之门」
活动以“清乾隆时期臧应桐主持编纂的《咸阳县志》古籍文献特展”拉开序幕。展厅内陈列着由乾隆时期咸阳县令臧应桐组织编纂的《咸阳县志》二十二卷三册,展开了县志一册中的《县域图》以及古籍重点记载咸阳的建置沿革、古迹遗存、风土民俗等篇,让读者通过肉眼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召唤。
同时,以《[乾隆]咸阳县志》《[道光]续修咸阳县志》《[民国]重修咸阳县志》三部方志的影印本进行推广讲述,配合数字化阅读介绍了县志中的大体内容,把清乾隆时期的《咸阳县志》这部古籍最大化的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对咸阳的历史文化有了基础的认知和了解。

踏卷而行
「三维解码历史坐标」



次日,50余名研学成员怀揣影印本中清乾隆时期《咸阳县志》中的县域图,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式文化研学寻访活动。
读者们对照古籍图文,实地探访历史地标。以县域图中的文庙为起点,分别寻访了文庙博物院、凤凰台、安国寺、古渡遗址、清渭楼等地,在每个遗迹中,由专业讲解员,向读者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景点历史和典故。
随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边走边讲,不仅将县志中记载的内容和实地遗迹进行了对应讲解,还串联了从禹贡时期到近代时期咸阳地域的历史变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通过碑刻题记、建筑规制与县志记载相互印证,感受了“纸上文字”与“脚下土地”的共鸣。途中设置的古籍知识问答互动环节,让研学过程既充满知识性又不失趣味性。
以读促行
「在县志中读懂城市灵魂」

在清渭楼前,工作人员发起了“共读清乾隆时期《咸阳县志》”的倡议,精选古籍中“艺文”所记载历代诗文的经典篇章,邀读者共读,使古今文脉在此刻共鸣。许多参与者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重新认识了古籍中对咸阳在历史长河中的记载,更激发了通过古籍阅读探寻城市文化密码的兴趣。“县志里记载的每座古建、每座桥梁都是活的历史,我们要做这些文明印记的守护者。”一位读者动情地说道。
让古籍“活”在当下

本次文化研学活动创新性地构建“展+寻+讲+读”的四维联动模式,让古籍从书库走向了街巷,使历史的光影与当下的脉动在咸阳大地上交叠重生,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寻根之旅就此启航。这不仅展现了这部清乾隆时期《咸阳县志》的文献价值,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活力。
此次活动以古籍为舟,以足迹为桨,让尘封的志书成为解码城市文明的钥匙。这不仅仅是一次古籍的活化实验,更是唤醒城市文化记忆的创新实践。未来咸阳图书馆将持续开展“古籍+”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数字展陈、研学路线开发、讲座报告、文创产品设计等全新且多样化的体验展现形式,让沉睡的古籍真正走进大众生活,成为滋养城市文化根脉的源头活水。
“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活动持续进行中,更多图书馆将带来更精彩的古籍研学活动,让我们拭目以待!
“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
活动主题
“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
活动时间
2025年4月23日—5月22日
参与对象
1.全省各市图书馆
2.各市推荐的区县级图书馆
活动内容
以馆藏古籍内容为核心,结合当地历史文化遗迹或自然景观,设计古籍研学游线路,组织广大读者、古籍爱好者等组成研学团队,开展研学活动。
视频制作要求
1.参加活动的各馆将研学活动剪辑制作成1个视频。
2.视频横屏拍摄;时长5分钟;视频格式为MP4;视频分辨率为1080P。
参与方式
各级公共图书馆将相关资料发送至活动指定邮箱:sxsgjbhzx@163.com
资料内容包含研学活动的视频、图片、相关文字介绍(500字左右)、所在图书馆、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等。
活动规则
1.所有资料,包括文字、视频和图片等,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2.所有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冒用他人作品;
3.主办方拥有作品使用权,可以将其用于网站、展览、海报、画册制作和其他有关公益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
4.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5.活动咨询电话:杨老师 18192848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