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2025-09-22至2025-09-22
活动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天池路农业大厦4层
收费信息:免费汉水畔,烟火中,旬阳故事悄然生长。
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有泥土的芬芳、生活的回响;这里未必有惊世巨著,却饱含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乡土印记。
旬阳市文化馆推出“秦巴艺苑”栏目,为您打开一扇窗,聆听来自旬阳文艺创作者笔尖的心跳。我们聚焦——那些扎根于田间地头、街巷市井、寻常人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小品等,通过他们的作品,走进旬阳的风物人情,抵达作家内心的故乡。
今天我们推出旬阳作者卢逸雯的散文作品。
想起蜀河古镇那只猫
卢逸雯
我常常想,在蜀河古镇遇见那只猫,是生命的隐喻还是宿命的使然?
那日,刚刚转过一堵爬满牵牛花斑驳的土墙,一眼就看见了那只猫。一身黑色油光水滑的皮毛,缎子一般闪着光泽。四只爪子雪白,像是戏曲小生穿着高高的朝靴。古旧的雕花木格窗子成了一幅自然画框,它静静地卧在窗台上,安然迎送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这一幕似乎出现在我记忆的某个片段,今生或是前世?心念百转千回间,它转过头,张开了微眯的双眼,定定地看着我,金黄的瞳孔里满是柔情,仿佛知道这一生的这一刻我会在这里出现。一瞬间,时间在这里定格,我和它痴痴的对望。突然,它冲我眨了一下眼,下一秒已化作一道黑线跃入长满瓦松青色屋脊的后面。
这一晚,入住青砖灰瓦的旧时民居,墙上的草帽、屋角的犁铧和八仙桌上的灰尘都在向我讲述一个个人与生计依依相关的古老故事。虚开的窗外,树影婆娑,被昏黄的路灯映在邻家石墙上如不停摆动的钟摆。听着温和的江水声,枕着隐约霉味的谷壳枕头,时间慢得伸手可掬。忽然想起了那只猫,它是否和我一样在嗟叹生不逢时、自艾自怨?
半梦半醒间,听见轻轻的叩门声。拉开门,月凉如水。那只黑猫站在门前,眼神炽热。它扬起毛茸茸的爪,轻轻摩挲我微凉的脚背。继而,转身走向幽深的小巷。我明白它的心思,我知道它在召唤我。我们一前一后走在青石板街上,它的步伐坚定,我的心儿滚烫,像是期待了千年。忽然,起风了!街道的路灯开始次第熄灭,河对面的巨幅广告和两边商铺外墙的空调被风卷着呼啸着向我们身后飞去,接着是张张大字报和高高的帽子,后来是标语和红旗……
风住之后,我们已站在杨泗庙前,没有蛛网般的电线也没有投光灯,高墙内丝竹悠扬。不知什么时候我也变成了一只通体雪白的猫,我们用舌头温柔地为对方梳理了毛发,一起跃上高高的墙头。院子里黑压压一片盘着辫子的人头,对面的戏楼上,唱汉剧的小生和花旦眉来眼去。这厢唱:“抬头只见女娇娥,跨下一匹桃花坐,一杆银枪马后拖。我把她、我把她莫在凡间比,月宫内、月宫内降下女嫦娥。”那厢里道:“我把他、我把他莫在凡间比,天宫内、天宫内降下活韦陀。”我们的目光穿透戏台后厚厚的板壁,看见戏班里头牌青衣和马家的公子正在阁楼里你侬我侬、互赠信物……
在黄州馆灯火通明的大堂,一群执事正在商量着要将未婚先孕的杜家小姐沉江。我们立刻悄没声息地跳入后厢,将牙齿在麻石门槛上磨的尖利,咬断缚在栎木柱子上佳人的麻绳。来到书院,一大群士子摇头晃脑地吟诵:“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悄悄溜过去,故意打翻了那个玉树临风的书生的砚台,弄洒了他的墨,还在他的白衫上写下了我的名字。之后我们来到清真寺,并肩坐在高高的挑梁上,看着碧绿汉江在月光下像一根丝带,看着层层青瓦泛着淡淡的烟像肥美鱼儿的鳞,看着李三儿在王寡妇家里磨豆腐,看着赵老爷的小妾推开了窗把手绢儿扔给楼下的张生……突然,一声巨响,我们乘坐的房梁轰然倒塌,烟尘后面露出一张挖掘机狞狰的脸,再后面是一群张牙舞爪、虎视眈眈的装载机和重卡。所有的瓦舍和木板楼开始融化,轰隆隆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钢筋水泥高楼将时空划破。我在无尽的黑暗里跌落……
睁开眼,我仍躺在床上,却再也无法入睡。起床推门,晨光熹微。我蓬着发,赤着脚再次走在光滑的石板老街上。谁家的录音机里播放着咿咿呀呀的汉剧,婉转悠扬,隔壁板楼里的婴孩突然啼哭,声如洪钟。远处,雄伟的蜀河电站大坝横卧汉江之上,两岸梯田里辛勤的农人开始扶犁耕作。对面的学校书声朗朗,集市上有商贩陆续往门前的摊位上摆放翠绿韭菜和鲜红的辣椒。一切都是那么从容祥和,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是的,那只猫。
忽然间,背后温热,回头,火神庙高高的椽头,一团黑色的影子,锦缎似的皮毛在晨曦下泛起一层红色的光晕,正目光灼灼地看着我,轻轻扬起了它的爪子……
突然想起有人说过:时间是一场大梦,猫是唯一醒着的动物。
生命是一场盛大的遇见
卢逸雯
晴秋的傍晚,我喜欢在熟悉的山路上走走。
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飞过,天边宛若丝绸的云霞轻轻地飘荡。不远处,太极城正闪烁着迷幻的色彩和线条。
路旁,遇见一丛苍耳。我惊喜地俯下身,细细端详。植株有一米来高,阔大的叶已卷起,褐黄色枝头上顶着满满的苍耳子,锋芒而又隐忍、凛冽而又深情。欢喜之心顿上心头,如与故人。
苍耳,在我的家乡叫羊负来、狗然然。果实纺锤状生满小钩刺,似刺猬,常生长于草坡、草地、路旁、岩缝。传说中原地区本无苍耳,有人从蜀地赶羊群而来,苍耳果实便粘附、隐藏羊毛间随之进入中原,故以其名羊负来。狗然然,大抵是调皮的孩子们给起的吧,有嗔怪也有怜爱的意味。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苍耳都有着深刻的记忆。常常摘一大把揣在兜里,玩耍时,互相当子弹投掷;上课前,悄悄放在同桌的板凳上;放学路上,明目张胆地投入自己喜欢的女孩发辫上,害得那女孩怎么也摘不掉,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肇祸的男孩本为引起注意,却招来痛恨……而苍耳,正是在孩子们的游戏打闹里,悄悄完成了一次次的繁衍生息。
长大后才知道,苍耳还有一些美丽柔软的名字,苍耳、卷耳、佛耳。苍耳不仅有顽强的生命力,它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神农本草经》始载:“耳,味甘温,主风寒头痛,风湿周痹。”。 苍耳还入过《诗经》,“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寄托着少妇的思念与爱恋;它“ 滑而少味”, 却喂养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的饥荒之年……苍耳本身是有毒的,但人们自然有解毒的妙方,使它可食可入药,这就是人与自然相辅相存之道。
而我对苍耳的名字有着更为神秘的诠释。苍耳苍耳,苍与耳,苍是苍生的苍,耳是耳朵的耳。纵然生得粗糙素朴,只能依附着人和动物行走,在一路的颠簸流离中随遇而安,却时刻依恋着生养自己的大地,无论多么贫瘠艰苦的条件,它都能与乡村与农人共生共长。它是大地苍生的耳朵,时刻在黑暗中支起敏感的听觉,谛听天下百姓的疾苦,并随时准备为他们充饥,或者为他们去病。
这些年在城里工作,很少见苍耳。而这一丛,该是经历了怎样的波折才来到了这里生根发芽。想必一定经历了丰富的故事,此刻,它才会如此泰然自若、淡定优雅的站在这里,专注的等待下一场相遇。一旦遇到它心仪的路人或动物,它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抓住瞬间的机会粘在他们的衣襟上、它们的皮毛上,让自己走向远方,完成种子的使命。这个过程是一场冒险,在未来各种不确定的漂泊中,它们当中或许只有一颗最终能长成新的生命。但秋季所有植物身上发生的每一项这般冒险的行为都让人敬畏,因为这是种子的信仰。无论命运之手最终将它们安置在何处,它们都能落地生根,以种子的信念、种子的勇敢和种子的使命,接引天光和地气,活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景。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白落梅说“每个人的前世都是一株植物。或者说,今生总有一种植物和自己结缘。”今生,我遇见了这一丛苍耳,是命运的安排,而这一丛苍耳遇见了我,是自然的安排。
我纵身跳进苍耳丛中,让它们粘满衣裙和鞋袜,然后哼着歌儿欣欣然走过山坡,走过河畔。我将带着它们开始一场生命的旅行。我不知道,这一路将会发生多少故事,也不知道最终它们当中有多少可以完成种子的使命。但至少有一颗,已经落在了我的心里,它选择一种素朴、顽强的姿态,以谦卑的风神与面目回归自然,长成了一只巨大的耳朵。我听见大自然赠予我的秘密指点:无论你从深山走出有多久,也无论你所在的城市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你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来路,不应该忘记与日月星辰同在的草木本色。
高跟鞋
卢逸雯
可怜的人。
当然是说我自己。常常感觉没有鞋子穿。
鞋柜里的鞋也算不少,有几双还是崭新的。但就是不想上脚。因为是高跟的。这些鞋可都是过去我自己精心挑选的呢。
今天,再逛逛。去之前就下定决心,买鞋一定不买高跟的!但到了商场,我第一眼相中的依然还是高跟的。
想象下,通透的玻璃柜上,一双双错落有致,轻盈交叠相互缠绵着的高跟鞋,是多么婀娜多姿、撩人心怀啊。梯形跟、楔形跟、锥形跟、圆形跟,有的还透明镶着水钻,灯光下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也就那么热烈而决绝的一眼,全是心疼。
喜欢。但不得不放下。
每个女人,可能都有高跟鞋情结。这一定是源于灰姑娘的故事。
嗯,记不记得,你第一次把脚悄悄伸进妈妈的高跟鞋里;记不记得,你很多次梦见自己穿上水晶鞋被白马王子领走……
高跟鞋,仿佛是女孩儿们装满对神秘和美丽无限向往的一艘船。长大后,发现,还真是!穿高跟鞋的女人和不穿高跟鞋的女人就是不一样。很简单,当我们穿裙子的时候,高跟鞋一蹬,再慵懒散漫的女人也端庄优雅起来。款款玉步,娉娉婷婷,偶尔回头巧笑倩兮,千娇百媚,这种美丽和风韵是平底鞋无论如何演绎不了的。
首先,因为鞋子的受力结构,让你不得不挺胸抬头收腹,否则维持不了身体的平衡。其次,穿了高跟鞋腿增长了不少,小腿曲线变得柔和,在视觉上会完美身材比例。再者,穿了高跟鞋,是走不快的,必须是轻移缓步,那身姿必定婀娜优雅。
最妙的是,细细的鞋跟敲在地上的声响和节奏。不像平跟鞋那样悄无声息或拖拖沓沓,而是那种由远及近或者由近到远的哒-哒-哒的匀称声响,这种声响明显清晰,但又好似轻描淡写,传进耳膜里,敲在人心上,幻化成如诗雨如落花般的震撼力,这种温柔的震撼力,可以摧毁一切粗鲁和强悍。
最喜欢看电影里这样的镜头,一段魅惑的音乐响起来,车门轻轻推开,一双穿着超高跟鞋的脚相继缓缓地伸出来……看不到脸和身材,仅仅一只精美的脚和半截冰肌玉骨的小腿就万般风情撩人心弦,让人不由得屏息期待,这将是怎样一个集美貌和才慧于一身的女人!
最佩服那种上山下海逛街都穿着高跟鞋的姐妹们,她们真是女中豪杰,为美而苦,甘愿受罪。更佩服那些穿着高跟鞋跳舞的人,不过,她们可能根本就不是人,是仙女。
对女人而言,穿高跟鞋是美丽的,但代价颇昂。一双设计贴心、穿着合脚的高跟鞋,价格都近千元,最关键的是挺胸收腹昂首行走时,落于纤纤玉足上的压力也是很大的,脚后跟和脚趾头所受的折磨更别说了。但,放心好了,作为地球上唯一一种每个月流血七天还死不了的生物,我们是具备这个超能力的。
不是吗?就在我落指敲下这篇文字的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姐妹正脚蹬高跟鞋,执着、勇敢、自信、美丽并疼痛着呢。
女人的高跟鞋情节,就像我们对待爱情,哪怕一生伤痛,仍紧紧怀抱初心、痴心和信心,永不停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