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秦巴艺苑】郑宝琴散文作品展
   开放时间: 2025-09-23至2025-09-23
   活动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天池路农业大厦4层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汉水畔,烟火中,旬阳故事悄然生长。

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有泥土的芬芳、生活的回响;这里未必有惊世巨著,却饱含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乡土印记。

旬阳市文化馆推出“秦巴艺苑”栏目,为您打开一扇窗,聆听来自旬阳文艺创作者笔尖的心跳。我们聚焦——那些扎根于田间地头、街巷市井、寻常人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小品等,通过他们的作品,走进旬阳的风物人情,抵达作家内心的故乡。

今天我们推出旬阳作者郑宝琴散文作品。




椿芽儿


春天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无疑是幸福的。吃辣不会太热,吃凉不会那么冰,清淡的吧,满山遍野,俯拾即是。地上有白蒿,荠菜,竹笋,树上的花啊,芽啊,都可以吃,椿芽儿就是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

椿芽儿,椿芽儿,一个儿化韵,让方块字的棱角圆润了许多。椿芽儿在我们这里还有另外的一种叫法——椿头,重音在“椿”,可意蕴却在这个“头”字里。椿头,不仅是椿树的尖尖儿,更是时节的开头。

椿树气味浓郁,臭则异臭,香则浓香,能吸引食客的,自然是香椿了,香椿中又以红椿为佳。高大的红椿树的芽尖尖儿才是上品,待椿芽儿长到两寸长的时候,父亲便扛着用长竹竿做刀把的镰刀上山了,只要一两树,就能让一家人吃上好几顿了。

娘去鸡窝捡几个还热乎着的鸡蛋,等父亲回来,捡上一把嫩红的,切碎,新鲜的汁液混合新鲜的蛋液,很快地在油锅里成了一张鲜香松软的饼,香椿芽儿的嫣红,鸡蛋的金黄,鸡蛋的暖香,椿芽儿的浓香,这色香的简单组合,带给味觉的却是绵长的回忆。

新鲜的椿芽儿还有一种吃法,很素淡,滚水一焯,加上各种调味料,趁热拌圴匀,初入口,有一点点苦涩,可余味里,净是春天的清香。如果有豆类的清香融入,那就别有风味了。这椿芽儿拌豆腐和小葱拌豆腐简直可以媲美。

椿鱼儿是一种颇具人情的美味。尽量保持嫩芽的完整,挂上鸡蛋和面粉和成的糊,入油锅炸至金黄,因其形似鱼儿而得名。

春菜冬食,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山乡人的智慧。椿芽儿的采摘期分海拔高低,一般也就一周左右。新鲜的一时吃不了,可以选鲜嫩一点儿的,放入冰箱冷冻,解冻之后食用,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有的鲜味。不过这也只是少量。在农村,大多都是切碎,焯水或者不焯水,经太阳杀去水分,锁住香气,储藏保管,很是简单。基本上农家里户户都会晒制大袋小袋的干椿芽,现在就连久居城里的也都会攒上几小袋干椿芽儿。椿芽儿在阳光下慢慢收拢,静静等待,等待冬天,等待经过炉火烘烤,朔风添味儿的红艳艳的腊肉,等待两个季节后在舌尖上的邂逅。

腊肉椿芽儿蒸碗子,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下饭菜。干椿芽儿抓一把,放在水里浸泡温润,将煮好的腊肉切片,配上深绿色的香椿,上笼蒸到肉汁溢出,色泽透亮厚实,一股春天的味道,在隆冬时节,弥漫开来。仿佛又看到山野间,那枝头红色的精灵,跃动。

此文2017.2.15发表于《安康日报》




冬至,闲话饺子


如果真要为冬至写点什么,那就写写饺子吧。

在牛角沟,必须吃饺子的日子是大年初一。有年猪可杀时,留一块肉不腌,过年好包饺子,没有喂猪的家户,就要早早赶集,去抢五花肉了。一般是除夕晚上年饭吃结束收拾好,接完灶爷,就把面和好醒着,第二天出天行之后就擀面开始包,冬天和面擀面,不仅是技术活,还是力气活。人多,还要讲究有吃有余,一大擀子面,“盆光、手光、面光”地和匀就得要本事,还要厚薄均匀地擀开,还真不是一般煮妇能拿捏住的。包饺子就简单多了,尤其是手擀切成方形的饺子皮,对折,捏严,手指一环,再捏好接头处,一个真正的元宝形饺子就成了!现在圆形的皮大多是机器压制的,没有手工擀制的软和筋道,怎能包出好看的饺子呢——至今我都没有学会包圆形皮的饺子,大抵是因为这种思想的根深蒂固吧。

到了旬城,才知道冬至也得吃饺子。尽管我不是特别爱吃,可冉先生喜欢,而且包圆皮的饺子,也只有他最拿手。周五就寻思着,买点儿肉,冰箱里还有荠菜,给冬至一个必需的仪式感。有雪中送炭的,就有冬至要包饺子送肉的,冉先生就有这样的口福,嘿嘿。回来时提了一块肉,塑料袋提手都扯断了,有八九斤的样子,是二道臀。瘦肉是极其健康的艳红,肥肉如凝脂,肉皮打整得很干净,切割,分装,给冉先生留一点发挥厨艺的食材。原来我还剁馅儿拌馅儿,现在冉先生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全部工序,我乐得清闲,只等煮好端上吃了!

上一次吃饺子,还是在北戴河蔚蓝海岸。一盘鲅鱼饺子,不到二十个,好像是六十块,说是鲜,没怎么尝出来,比荠菜豆腐饺子好不到哪里去。在一个不太喜欢吃饺子的味蕾里,牛肉饺子不如牛肉面,羊肉饺子不及羊肉泡,猪肉饺子吧,加荠菜还可以,加芹菜和莲菜没怎么吃过,但只有葱的话,吃完嗝的气特别让人不爽,但腊肉洋芋丁丁饺子就不一样了。记得有一年清明假期,在巫溪河滩上吃烤鱼,就有兜售腊肉饺子的,小号纸饭盒里,比小笼包子大的饺子,四五个,味道和小时候的暑假吃的,差不多——馅儿QQ糯糯的,经风霜历练,一时的鲜香终成风味的隽永。夏天新麦出来,年猪炼的猪油剩不了多少,腊肉就派上用场了。腊肉炼的油不好吃,但肉炒到菜里就不一样了,麦子熟了,土豆也可以刨青,新土豆就算是不配肉,用猪油一炒加点儿小葱大蒜的,也香的可以直接当饭吃。小时候只要是包洋芋丁丁饺子,总巴望着面皮不够,还剩下的馅儿管它咸淡,都要把碗刮得干干净净,绝对一个丁丁都不剩下。

听说茄子、豆角也可以包饺子,看东北还有酸菜馅儿饺子,没吃过,估计和我娘包的酸菜豆腐包子要差一些。我娘在牛角沟,是绝对的大厨。我老爸管事时,写菜谱都要经我娘的斟酌。粉蒸肉等蒸碗,红薯丸子,鸡蛋饺子等这些费手脚的菜,一定要提前给主家说定,还有一样饺子,比鸡蛋饺子更费事,那就是水晶饺子。水晶饺子的驰名在皮相,以土豆淀粉烫熟为皮,晶莹剔透,要是佐土鸡蛋和小葱,如美女般唇红齿白的,美颜兼美食了!

待冬至至,饺子吃上了,可不是冉先生包的。他的学生,从中午饭起,到下午饭,全承包了。

那这个冬至,就话一些饺子旧事,品一碗冬至鲜香,冬至,冬安!





狮头柑印象


狮头柑,是旬阳这座小城,秋冬水果市场上的主角。

从十天高速旬阳收费站下高速,经快速干道到县城这一路上,有两处,一到季节就有果农用竹篮子装着狮头柑,招揽着过往的车辆。到了县城,农贸市场有摆摊买的,还有推着小车走街串巷买的;最具规模的,要数滨河大道邮局门外了,竹篮子堆得冒了尖,挤挤挨挨的,一溜摆过去,来这里的顾客,一般都是整篮子选定,看着装箱打包,转身就可搭乘物流的快车,让这份新鲜抵达挂念着的远方。

狮头柑,因其外表状如狮头而得名,它其实是柑橘和柚子的杂交品种,个头比普通的橘子大,比柚子要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就是说橘柚这类水果,需要南方温润气候的涵养。

地处秦岭以南的旬阳,幸得山的庇佑,北方的寒冷才无法南下,加上汉江横贯其中,成就了这里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坝河、旬河、蜀河等大小不一的河流如同毛细血管,滋养着身处秦巴腹地的旬阳。大河南,乱滩沟,冬青,光是听这些地名,就知道他们和狮头柑,应该是很投缘的了。确实,狮头柑并非旬阳的土著,只是很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尝试,才成就了它与旬阳彼此的幸运。

汉江两岸,是狮头柑入驻的首选。汉江南岸的吕河冬青,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又成了狮头柑长期驻扎发展的优选。秋末冬初,路边市场卖柑子的果农,总会用旬阳话说:“我这是冬青柑子!”言语之间,是满满的自信。旬阳冬青,不仅给足了狮头柑的“面子”,还赋予了狮头柑自信的底气。在网上,如果你键入“狮头柑”搜索,各大“百科”,狮头柑这个词条都是和旬阳联系在一起的。早在2015年,冬青村狮头柑就获得农业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称号,两年之后,旬阳县狮头柑再次获得中国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自此,旬阳,狮头柑,若干年前的一见钟情,便缔结成了永恒。

能成就这份永恒的,是彼此的懂得与珍惜。狮头柑能有今日之宠幸,离不开这方热土人的勤劳智慧,也在于人们读懂了它的哲学。剥开皱皱巴巴的果皮,果肉却饱满多汁,白色的筋脉维系着彼此,相互联系又给了彼此空间,不像有些橘子,皮虽然薄,但紧紧包裹,剥离时,一不小心,就会连皮带肉,果汁四溅,惨不忍“食”了。

狮头柑皮不粘果,是它生存的智慧,它厚实的果皮,也不失为一种风骨,敦厚方可有更多的包容。剥开它,就打开了一段时光的吸纳与典藏,那是汉江水的甘甜,是秦巴山区阳光的温暖,被它酿成了果的清香与酸甜。这时你会发现,它那皱巴巴的皮,其实也挺可爱的。

没有吃惯狮头柑的,会不太适应初入口的苦。就像生活,能享受甜蜜,谁愿意去自讨苦吃呢?可生活,往往五味杂陈,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不过是不能变现的祝福,狮头柑像是一位宽厚的智者,不动声色地告诉你:若能接纳入口时的苦,就会享受到苦尽甘来的妙。有些干燥的秋冬时节,需要补充水分,橘子吃多了,会上火,而狮头柑却能败火,能有这份“药效”,也应该得益于这份入口时的微苦了。

狮头柑的入口微苦之效,远不止于此。它还具有生津化食、止咳化痰、生血防癌、开胃健脾、润肠通气、养颜健身的功效,被誉为“医药圣果、黄金果”。苦,本就是一剂良方,若能吃得下去,其中,不仅有舌尖上五味融合,更有心头涌起的,人生况味的一番滋味。

时近岁末,岁月忽晚,旬阳这座小城的秋冬,是需要狮头柑的这一抹橙黄,来温暖明媚的。





  作者简介:郑宝琴,陕西省旬阳市人,旬阳市作协会员,旬阳市第二初级中学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