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剪纸的剪法技巧》
中国民间剪纸从大的方面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称的图案,另一种是非对称的图案。对称的图案需要对折剪出一半的形状,以及内部所需要抠出的大概轮廓,然后用剪刀剪去不需要的部分即可,如:《平生富贵》、《扣碗花》等。还有一种对称的图案先折再画,最后再剪出来有圆形的、方形的、网形的等各种格样的图案,如:《五角星》、《双喜》、《抓髻娃娃》、《六角花——雪花》、《团花》、《梅花》、《五连环贯钱》、《四连环贯钱》。另一种是非对称剪法,一般来说应画出轮廓,再下剪刀剪,如:《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凤戏牡丹》、《福禄寿喜》、《六畜兴旺》、《一路清廉》、《老鼠吃西瓜》、《老鼠吃葡萄》、《连年有余》等。一般来说,剪纸要有恒心、耐心、坚持性。
二、《论三边剪纸》
陕北三边剪纸是中国民间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定边剪纸是定边妇女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的一种艺术表达,是三边剪纸的代表。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定边剪纸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93年文化部命名定边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剪纸),定边剪纸参加了国内外大型的展出,参加了国际、国内最具潜力的博览会,屡获大奖,既有高度又有高峰。定边剪纸《窗花映彩塞上天》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及世界艾琳·工艺精品奖,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外博物馆及国内外有关单位和嘉宾收藏。定边剪纸在世代相传中发展升华,成为俊秀璀璨的民间艺术品,被人们珍爱。原始图腾及出土瓷器上都有定边剪纸的倩影,在唐宋时得到发展,明代时发展兴盛,到了清代时达到了顶峰。
定边剪纸主要用于春节时美化环境;用于婚宴喜庆时装扮洞房;用于刺绣的底样;用于消灾辟邪、祈求平安的礼仪活动等,如今已走进了装帧设计。其风格独特,既不同于南方剪纸的写实,也不同于延绥剪纸的粗犷,如诗人艾青为定边剪纸提到“洒脱中见细腻”,拙中是功,土中见美感,夸张变形,情趣横生,圆如秋月,尖若麦芒,方似青砖,线如游丝,具有单纯稚拙及随意原始的艺术魅力,对研究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