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姜女祠位于郊区金山山麓,即今顺河村以南河西山下,是我区一处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古迹胜地。围绕着姜女祠所滋生的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源远流长。
孟姜女哭长城乃中华四大传说之一,源自春秋《左传》,经历代民间演绎传颂,遍及神州,妇孺皆知。专家学者考证,今之流传故事源于同官。《大明一统志》、《郡国志》、《陕西通志》等典籍皆云:“孟姜女者,陕西同官人也。”(今铜川黄堡孟家塬村人)。
孟姜女的故事在我国,尤其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具有鲜明的个性,在众多的孟姜女的故事中,铜川(古同官)孟姜女传说故事是众多孟姜女传说故事中最完整的一个,它有始有终,涵盖了孟姜女从出生到结识其夫范杞梁直至千里寻夫被秦兵追赶最后坐化于金山(现今铜川姜女祠)。同官人叹其贞烈,建祠塑像祀之,洞旁有水流出,名曰“泪泉”,经年不息,常流至今。
家乡人敬重她的气节,就以石洞为中心建了姜女祠,塑了姜女像,立庙祭祀。石窑中有洞隙,传说心诚的人叩拜时,可以看到姜女头上金钗的影子。这种景象,被称之为“石隙见金”。
铜川姜女祠初建无考,北宋嘉佑年间重修,历经宋、元、明、清修葺扩建,到清代乾隆年间时,已成为规模宏大,庙宇林立,影响久远的名胜古迹,是我国目前历史最为久远的姜女祠庙。民国末年,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姜女祠日渐荒祀。
1990年郊区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始整修扩建姜女祠。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现在以全新的面貌对游人开放。新修姜女祠的山门、祭亭、画廊和孟姜女雕像及踏步层层错落,浑然一体,山门面阔三间,仿清代歇山式建筑,半拱飞檐,正中门额悬挂“孟姜女”牌匾,山门院内,矗立着高达4.5米的汉白玉孟姜女塑像,高达1.5米的基座上镌刻着明代陕西巡抚杨秦的《过节妇孟姜祠》,两侧竖立着古人歌咏姜女祠的诗文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