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荔图有声 |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2025-11-18 14:16:51 707

清明时节

图片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 北宋 · 晏殊《破阵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明,三月节。清明因其风,温风如酒,清香而明洁。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故万物至此齐整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算是春天里的一个大日子。

清 明 三 候


一候桐始华 | 清明之日“桐始华”。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桐花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清明时节,山坡上的桐树开出淡紫色花朵。
二候田鼠化为鴽 | 后五日“田鼠化为鴽”。鴽,鹌鹑之类。田鼠,阴类;鴽,阳类;古人认为,阳气盛,阴物化为阳物。
三候虹始见 | 再五日,“虹始见”。虹是阴阳交会之气,日照雨滴而虹生。清明末到谷雨时节,雨量增加,气温上升,空气中的含水量增加,在明朗天气,有虹出现。



《 话 说 清 明 》

图片
图片



                            图片

                                    # 梨花落后清明 #                


            # 燕子来时新社#                                                                   #


图片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祭祖扫墓怀亲,是思念绵绵的清明。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踏青游春休整,是意趣绵绵的清明。
图片
图片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旺盛,在清明节之际会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阻碍食品正常消化吸取,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运行血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要注意清明节食疗养生。

图片
图片



《 清 明 养 生 》



                                    图片

                                 # 万物皆清明 #

图片

# 一朝春雨过 #                                   

图片                                             
清明饮食宜以清补为主。此节气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之际,天气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阴雨绵绵,人体常会出现四肢麻痹。
在食疗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因而养血舒筋最为重要。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益肺。
图片
图片



图片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这个清明节,如果无雨有风,就出去踏青吧,享受一下无边的桃红柳绿。
把对亲人的思念散在清洁明净的风里,他们会随种子一起落下,生根发芽。
图片
图片



《 清 明 诗 词 》

图片
图片



                               图片

                               # 游子寻春半出城 #

图片

  # 梨花风起正清明 #                               

图片
图片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鬼节、秋千节等。它是融合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若干元素,至唐朝时,正式形成的一个节日。
很多诗人、词人,也在清明节日元素中,寻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一首首激情澎湃、嬉戏悲伤、传诵千古的诗词,就这样被诗人词人们创造出来,浓墨重彩、酣畅淋漓地描绘出一幅幅风情万种的清明节日画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疫情只是人生中一段有些许漫长的插曲,但插曲终归是插曲,一切都会过去。

我们约定,来杏花村;我们约定,来日,当趁东风放

来源:大荔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