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走遍千水万山,看过潮起潮落,历经风吹雨打,尝尽酸甜苦辣,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的港湾。
母爱是无形的,没人知道她的形状;母爱是无价的,没人能买得起;母爱是无私的,没人需要偿还;母爱是无尽的,人人都需要。母爱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润心田;母爱像和煦的暖阳,轻抚我们的脸庞;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
歌颂母爱是文人作家常写的题材,值此浓情五月八母亲节来临之际,特选取几本名篇佳作与大家分享,品读他们笔下的母亲形象和或柔软或坚毅的母爱。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你已长大,她还未老。你有能力报答,她依然健康。爱不宜迟,就趁现在,把爱说给妈妈听!
01《感悟母爱》
作者:陈南主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内容简介:
本书叙写了近100个母爱故事。它们曾经感动过千千万万的读者,并让其中的很多人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内容包括: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生命里的感动;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灯;给母爱一个依靠。
推荐理由:
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常常,我们感动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和“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但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无私和奉献能与母爱相提并论。即使再冷酷无情和铁石心肠的人,也能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给予我们的心灵慰藉与情感抚慰。
02《母亲》
作者:(苏)高尔基著
其他责任者:杨玲玲编译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内容简介:
《母亲》是一部反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全景式的作品。作品展现了俄国工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小组的成长,人民群众的觉醒。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斗争,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工农联盟的意义,革命知识分子的作用等等,无一不在小说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推荐理由: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他的代表作品《母亲》通过描写了一位原本胆小懦弱的母亲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成功塑造了一个简单、平凡却又伟岸、博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二十世纪初期俄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这部小说不同于以往单纯讴歌母爱的文学作品,而是推而广之,让母爱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同时,高尔基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高超的文学技巧,让读者不因时代隔膜而产生疏离之感,迅速沉浸在作品的文学世界之中。
03《小姨多鹤》
作者:严歌苓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内容简介:
《小姨多鹤》讲述了抗战末期日本遗孤、十六岁的少女多鹤被卖到东北某家作为传宗接代“工具”之后几十年的命运故事。作者以对中国当代史的深入、精到的把握,以一个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命之歌。这是一部意蕴丰盛迷人、襟怀爽朗阔气的稀世之作,女作家严歌苓因之获奖连连。推荐理由:
在时代风雨中与他们相依为命,小说书写了特殊年代中一段荒诞而真实的故事,塑造了两个善良、宽容、坚韧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无论是多鹤还是朱小环都是残酷时代下的悲惨女性,但是她们为母则刚,展现了温柔又坚毅的母亲形象。
04《爱妈妈,为什么这么难》
作者:黄惠萱著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8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20种让女儿煎熬、痛苦的母亲类型。与一般谈论此类型的书不同,除了女儿的困境,黄心理师更细腻分析母亲在成长环境中所受的种种贫乏与创伤。
推荐理由:
母亲不是不爱女儿,但她可能是没有能力;母亲也不是不回应女儿,但她可能身上满是伤……而当女儿觉察母亲所带来的桎梏与伤害,除了理解母亲当年的困境,并在相处上,立下情绪界限外,女儿也需先放下罪恶感,例如“妈妈养我很辛苦,我不是应该多体谅她?”“妈妈是因为爱我才这么做,我怎么可以生她的气呢?”等,而更重要的是,慢慢找寻自我,让“自我的碎片”回家,让困在痛苦里的“每一个你”都能被拥抱……
05《生别离:陪伴母亲日记》
作者:聂晓华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十五年间陪伴患阿尔茨海默症母亲的日记。2001年,作者母亲的病情从开始健忘,发展到不断失去行走、进食、意识等能力,最终变成“植物人”,身体煎熬,意识远离。作为女儿的作者陪伴在侧,目睹母亲生命渐渐逝去的过程,为了从无助的绝望中挣脱出来,她以日记的形式零零散散、坚持记录了十五年。日记中,除了客观记录病情发生、发展以及症状、应对,也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和对亲情的感怀。
推荐理由:
中国版《恍惚的人》——直面阿尔茨海默病全病程,真实、真切记录。用普通人的身份和视角面对母亲的老去和病来,深切的爱与现实的痛相互交织、撕扯,感人至深。从这本书里,看到渐渐老去的父母,也看到终将老去的我们——每一个人。作者提供了面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识和全部心路历程,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