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每周学一典 | 微信、支付宝转账不小心转错人了?

2025-10-06 14:18:26 72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逐渐告别纸币支付,快捷的“在线支付”已成为主要付款方式。然而,因手机操作不当的“手抖”或“大意”导致将钱错转给他人账户的情况时有发生。请问您用微信、支付宝转错过账吗?转错的钱款,对方返还了吗?如果对方拒绝返还的话,难道只能认栽吗?

图片



案    例
图片


甲要给乙汇款一万元,却错误地汇款给了丙,丙在收到该款项期间,获得了一万元的利息五百元。甲要求丙将本金一万元和利息500元一同归还给自己,合理不?

特邀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陈吉栋专家为我们解读这一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专家解读
图片














温馨提示:从1分57秒开始涉及上述案例的具体解读

本视频由上海市法学会授权中国知网发布传播


































每周学一典
图片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相关拓展
图片


除了上述专家的视频讲解,我们为大家准备了有关"误将钱款错转到他人账户”的相关文献,均摘自CNKI《律师知识库》,供大家学习呦~


1.转账错误受领人拒绝归还行为的定性分析

作者:李文军  四川大学法学院

摘要:

转账错误情形下受领人与汇款人之间并无交易关系,因此受领人不具有支取账户内错汇款的正当权限。受领人占有错汇款债权的事实,在民法上应被认定为不当得利,受领人有返还汇款人错汇款的义务。但财产犯罪具有双重性,行为人既违反了民法所调整的财产法律关系,也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财产法益。我国刑法并未严格区分财物和财产性利益,作为错汇款的存款债权完全可以被侵占罪中的财物涵摄。而占有也并不是仅指以物为客体而对物事实上管领力,也包括因某些权利而形成的准占有。由此,受领人占有汇款人错汇款债权,可以解释为侵占罪第二款规定的遗忘物。所以,受领人拒不返还汇款人错汇款行为情节严重的,既须承担返还汇款人不当得利的民事责任,也可根据侵占罪的相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2.移动支付转账错误的法律救济——以微信转账为例
作者:董欣玥 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
移动支付是由第三方平台提供服务和担保的新支付方式,具有便捷性、无纸化等优势。收款人因移动支付转账错误所得属于不当得利。移动支付转账错误的救济困境体现在立法空白、平台责任不明确以及现有救济措施失效。为了防范移动支付转账错误,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完善移动支付法律、强化支付平台责任、将纠纷纳入互联网法院受案范围以及积极推行实名转账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或关注公众号回复“民法典4领取

上述文献内容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免费试用👇
《律师知识库》

图片

联系方式:010-82439137
服务邮箱:zwsk@cnki.net




现在是不是对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更了解了呢!

   那么,还有哪些法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呢?

👇我们会持续推出👇

《民法典》之每周学一“典”活动

敬请关注!

只有做到知法懂法

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图片
END

来源:公共服务在线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