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来,每个人的成长,不管是教育家、艺术家、军事家、哲学家命运不一样,但他们的成功,都指向一个点:就是读书对人的影响。读书使人美丽,真正的美丽靠什么,真正打动人的形象是什么?是内在的气质。气质从何而来?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读书会让你变得自信而轻松,变得优雅而从容,这就是气质,就是永不衰变的美丽。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读什么书?——把好东西在不恰当的时候送给孩子,这是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读书也是如此,让三年级以下的小孩子读《红楼梦》会读伤了他“读书的胃”,一旦受伤了,他就再不喜欢读书了。古人讲,“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就告诉我们:读书需要指导!
古人朱熹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叶圣陶也曾说过:读书只是达到个人目的许多手段之一。要使书为你自己用,不要让你自己去做书的奴隶。茅盾在《谈独立思考》一文中说:“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在家庭中,如何指导孩子读书?我认为有几个要点:
一要养成读书习惯。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把逛逛书店、坐坐图书馆当做生活中常有的行为,在家庭设立读书日,所以,我常说:一个家庭可以没有酒柜,但不可以没有书房!如果家中能做到目之所及、手之所触都有书籍,那就很好了。
二要指导精读和泛读结合。因为一个人,他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有的书可以随手翻翻,粗读涉猎;有的书要认真阅读,精读感悟;品读回味,反复体会,形成观点,在阅读中寻找,寻找价值,寻找智慧。
三要读写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写好读书笔记。在读书中写作,整理自己的思想。这样就会让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来源:阅读三十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