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李文:和平是什么?战争是什么?儿童阅读与世界和平

2025-10-02 20:48:24 678

图片



儿童阅读与世界和平(之一)


文 | 李文



古往今来,很多人对永久和平有着永恒的向往,也从未停止对它的倡导和探索。例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大同世界”的理想。西方哲学家康德在1795年就写下了《永久和平论》。他在这本书里阐述了永久和平的方法和路径。二战结束后,面对满目疮痍的世界,以德国的杰拉·莱普曼为代表的很多有识之士积极投身儿童文学领域。他们注意到,阅读高文学水准和高艺术水准的童书,能促进国际间的理解,同时,也应该是每一个儿童的权利。他们希望所有的儿童,能够通过阅读变成一个充满热情而且见多识广的人,能够增进互相的了解。因此,在1953年,这些有识之士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叫“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它的使命是希望通过高品质的童书促进国际间的理解,维护世界和平。
我推广儿童阅读有十多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儿童阅读可能是真正通向永久和平的一条道路。童书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很多的优秀作品。它能够让孩子全身心地被滋养,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我认为,儿童阅读可以为未来世界的永久和平探索出一条道路。
很高兴在首都图书馆,用具体的绘本,粗浅地表达我对儿童阅读为什么有可能促进世界永久和平。
图片


一,和平是什么?战争是什么?


不少优秀的童书深入浅出、用准确生动的文字和图像告诉了儿童什么是和平,什么是战争。
今天我跟大家解读的童书,从不同的维度让我们的孩子清晰地知道和平是什么、战争是什么、我们人类共同需求和情感、以及战争的恐怖与毁灭,让孩子未来成为一个和平的使者。

图片

《和平是什么》


第一本书是《和平是什么》。“和平是不打仗,不能丢炸弹,不要破坏房屋和城镇……和平是可以和朋友在一起,饿了谁都能够吃上饭,一觉睡到大天亮。不赞同的事,就是一个人也敢说‘不’。一个人只有一次最珍贵的生命,所以绝对不能杀人,绝对不能被杀,绝对不要武器。”如果我们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发生战争,实际上我们可以不需要武器。“和平就是我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真好”,这句话有着特别深刻的含义。如果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永远处于很困苦的环境中,饱受战争之苦,其实他可能真的不该来。“你和我能够成为朋友。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一样珍贵和平等。”从这本绘本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和平不仅仅是两场战争之间的一个间隙,或者只是不发生战争。和平也意味着,我们平常也需要友好相处,互相尊重。和平的内涵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深,更广,而这样的和平才就是我们要去追求的。我深深地相信,阅读这样的书能够在孩子心中种下真正的和平的种子。

图片

《战争》


第二本书是《战争》。说到战争,我们会有些错觉,似乎战争离我们很遥远,它没在我们面前,就跟我们没有关系。其实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且不说我们如今处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人类在各个方面已连接成一个整体,而在现实中,别的地方爆出的战争对我们生活同样有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在这个世界上另外一个地方有战争爆发,就意味着我们并没有把战争的恶魔从世界上真正地、彻底地赶走。不管在哪里爆发的战争,其实都跟我们有深切的关联。所以,现在还有战争不断爆发就在提示我们,我们还要不断地、努力地探索,怎样去斩断战争的恶魔。这样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才是值得我们憧憬的未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葡萄牙作家何塞·雷迪亚。他是葡萄牙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儿童作家。在这本书里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都挺好的:一个是文字的叙述,另一个是整个画面对战争的诠释。一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灰黑的东西,像一个巨大的怪物在逼近,把战争的恐怖状态准确地描绘出来。文字写到:“战争撕毁生活如同一场悄无声息却来势凶猛的恶疾。……战争,它穷尽了所有恐怖的形式,战争佩戴着邪恶赋予的各种面孔。”是的,这是需要深思和高度警惕的。因为人类会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发动战争,而很多理由都冠冕堂皇。“战争是一架制造痛苦的机器,是无穷的愤怒开办的邪恶工厂,战争带给人们最终极的不幸。”这一点就是放在现阶段,大家更加能够感受得到。因为科技的发展和欲望的膨胀。
“战争是一片死寂。”这是非常有可能,我们真的不要掉以轻心,每个人都有责任。就像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样的,借用这句话就是:永久和平,人人有责。


以上文字整理自李文“2022全民读书月”主题讲座中的演讲内容。

来源:阅读三十人论坛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