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四本书的内容都跟集市有关。下面这本书是综合的,它写了澳大利亚悉尼的一家人和北非摩洛哥的一家人,作者是用镜像的形式创作的。前面的这一段话直接告诉了读者,作者创作的中心意思:“有两个家庭,两个孩子,一家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另一家住在北非的摩洛哥。两个孩子和他们各自的家庭生活看上去、也确实非常不同,但有些东西将他们联系起来了。所有家庭,无论他们住在哪里,总有一些共同之处。”这本书名叫《镜像》。你看镜子,里面的你其实就是自己。悉尼的人看摩洛哥的人,其实摩洛哥的人就是悉尼的人,他们本质上是一样的。每个对页,左页是悉尼的家庭,右页是摩洛哥的家庭。这个对页,是他们早上起来,吃饭。这个对页,我们看到,摩洛哥的地毯走进了悉尼的家庭,悉尼的一些现代化的东西,也走进了摩洛哥的家庭。可见,世界互相连接的。这本书有些深度,可以跟孩子讨论,为什么这本书叫“镜像”?介绍另外两本书孩子打开视野,又极能引起孩子共鸣的绘本:《此时,此刻》和《世界的一天》《此时,此刻》锁定在一个时间点,跨越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选择了一个国家,展现这个国家的人们这个时间在干什么。比如,从零时区开始,阿克尔早上6点刚刚起床,凯伊塔急不可耐地诅咒昨天夜里爸爸捕上来的鱼,因为这是一个港口城市。在中国人们这时候在干什么?这一刻,住在上海的陈先生在表演杂技。那边6点多,墨西哥已经是凌晨12点了,巴布罗正在做梦。这本书有很多细节可以去挖掘,你可以带着孩子沿着这本书的某个路线去探索。比如,你把这些国家在地图上面标出来,对这个国家进行了解。这本绘本对24个时区的表达也很清楚,你未来在旅游中也会很受用,而且它非常具有趣味性。提到这些国家,你可以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经济状况、文化历史跟孩子进行讨论,而对自己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世界的一天》是非常有世界格局的一本书。主创作者是日本的安野光雅。绘本中的场景涉及八个国家——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巴西、肯尼亚、中国、澳大利亚,以及一个无人岛,这八个国家在1月1日这一天从早到晚分别干了些什么?每个国家的故事,这一天的经历都请了各个国家非常有名的画家来画,如美国的艾瑞·克卡尔,中国的朱成梁,日本的安野光雅等。在绘本的前面,是主创安野光雅写给小读者的一封信:
在你所住的国家隔壁住着另一个国家的小朋友,在你隔壁国家的隔壁又住着另一个国家的小朋友。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里都住着很多很多的小朋友,这些小朋友都跟你一样,希望自己快一点长大。当然,这也是我们的希望。当你正在玩耍时,在地球遥远的另一端,有些小朋友却睡得香呢。当你正在海滨游泳时,在地球其他地方的一些小朋友却正在堆雪人。住在世界各地的小朋友都曾有过这本书里提到的各种生活经历。正因为我们所居住的国家不同,我们的肤色、衣服、语言、房屋的形状也不同,但是不管我们住在地球的哪里,我们哭笑的表情和声音都很相像。你晚上看到的月亮和其他小朋友看到的是同一个,就像地球上每个人看到的太阳,不但是同一个,而且是唯一的一个。事实上,在整个浩瀚的宇宙里,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可能是唯一有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目前还很难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制作这本书,是希望随着你的一天天地长大,能有更开阔的视野和胸襟,学习以友善的态度去对待世界各地的人们,让地球成为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快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