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浩宇,万物欣欣 汉中地区传统工艺考察活动
2022年8月3日,西安美术学院张西昌副教授带领美术史论系民艺与非遗专业的研究生赴汉中进行田野调查。本次调研工作是为全国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子项目《陕西民间工艺集成》及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项目《三秦百工》研究进一步搜集资料,具体内容是以汉中民间手工艺为调研对象,旨在探究汉中民间手工艺的文化蕴含与发展状况。在本次调研中,还与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学院的社会实践研究生团队及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影像制作研究生团队进行合作,对部分手工艺项目进行了合作性调研。 团队成员与汉中市文化馆人员进行交流
8月3日上午,团队抵达汉中后就来到汉中市文化馆(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非遗保护相关人员就本次调研工作计划、未来合作等内容进行了座谈,得到了大力协助,进一步明确了此次调研的对象和目的。会谈结束后,调研团队参观了文化馆里的非遗展示厅。8月3日下午和4日,团队成员在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刘继农老师、南郑区文化馆馆长胡靖的陪同下前往黄官镇,主要调研了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黄关酒厂、红庙村的棕扇编制工艺以及高家岭土陶制作技艺等项目。通过对南郑区域代表性手工艺的调研和采访,团队成员对汉中藤编、竹编、棕编、黄酒、土陶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脱贫,以及为非遗传承和非遗助农所做出的成绩。 团队人员采访国家级非遗项目汉中藤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 团队成员在黄官镇编织匠家里调研 团队成员在黄官镇水井村编制匠家里调研 团队成员在南郑区两河镇红庙村调研棕扇编制技艺
汉中地区传统工艺考察活动 8月5日,调研团队前往城固县,调研了架花技艺和汉文化匾额博物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城固县文化馆退休职工翟培德老先生早年对架花工艺的研究成果,对其予以整理并进行了采访交流,对老一辈学人的敬业精神无比感佩。 张西昌老师采访城固县架花研究者翟培德老师
汉中地区传统工艺考察活动 8月6日,团队成员前往洋县蔡伦纸文化博物馆进行考察,并对洋县的一些民俗事象进行了调研。虽然该地造纸技艺早已失传,但所幸该馆对过去造纸技艺进行了记录,如今才能将造纸技艺向公众进行展示。 团队成员在南郑区黄官镇黄关酒厂参观 团队成员在调研洋县造纸技艺
汉中地区传统工艺考察活动 8月7日,团队成员在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申庚文老师的陪同下前往勉县,对当地的铁制农具锻造技艺进行了调研。通过对铁制农具打制技艺的调研和图像记录,团队成员深受感染,了解到了工业化对传统手艺的巨大冲击,但少量手艺人依然不舍技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农具铸造的手艺。由此,对仍从事传统手工艺的民间艺人感到无比敬佩。 团队成员在南郑区高家岭村调研土陶烧制技艺
本次调研工作历时5天,于8月7日结束。团队成员通过访谈口述、数据整理、图像记录、文化探究等方式,对汉中地区部分民间手工艺的系统性调研。在调查过程中,夏日炎炎,但团队成员在张西昌老师的带领下激情满满地完成了本次调研。 团队成员在南郑区黄官镇陈良顺藤编厂进行合作调研 团队成员在勉县老道寺镇叶家沟村 调研铁制农具锻造技艺
汉中地区环境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其间所孕育的工艺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其中更为丰富多彩的,是民间文化所展现的蓬勃生命力和民间艺人所呈现出的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都构成了民众生活的基调。通过本次调研工作,加强了学院、文化系统与行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合力和联系,进一步促进了有关民间工艺的资料收集和学术研究工作,团队成员对民间手工艺活态传承的保护意识也有明显的强化。以后,本次调研的参与方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汉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渺渺浩宇 万物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