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清涧非遗陪您过大年”线上系列活动

2025-07-04 08:35:53 685
图片

图片
图片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


图片

      为进一步丰富我县群众文化生活,结合当地新冠疫情防控要求,2022年春节期间,清涧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清涧县文化馆特为您推出“清涧非遗陪您过大年”线上系列展播活动。让我们相聚在云端,共度新春佳节!

      今天是大年初六,本期(第三期)为大家献上的是我县的特色民间传统音乐---市级非遗:《清涧民歌》曲艺展播。



图片


图片

《清涧民歌》曲艺展播

图片
图片

清涧民歌是清涧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清涧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清涧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二人台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有代表性。

在清涧,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清涧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

清涧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它流传悠久,影响深厚,语言朴实,节奏自由,粗犷激昂,奔放豪迈,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心理活动中的诗歌式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加工、整理的一种民间艺术。

2011年,“清涧民歌”被列入榆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歌声里的清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