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艺同战疫】静态亦静心

2025-10-09 04:09:49 665

静态亦静心


文/赵亚妮


 实在不想再谈到这疫情,还是依然来袭了。在它纠缠了两年多之后,在我们为无数的城市喊过加油之后,在我们还以为它即将销声匿迹了之际,它竟却还是悄悄地来了,来到了我所生活的城市。

 像谍战片里所有初期潜伏得很好的特务一样,新冠病毒的初来乍到也是隐藏得极深的。它躲过了执勤的关卡,躲过了小区的防线,在空气中轻轻蔓延。但也正如所有的特务最终都会被撕下伪装缴械投降一样,新冠病毒终究躲不过渭南市民众志成城铸就的疫情防护网。

 有效部署,周密安排,全员核酸,迅速隔离,静态管控,志愿服务……一系列上传下达、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举措,在政府的运筹帷幄下有条不紊地贯彻落实中。

 从初始的不敢相信不愿相信,到凌晨排队自觉做核酸,再到服从管控自觉居家,这个过程是小区楼层管家经由微信引导大家完成的。虽然刚开始,一大早不让出门的消息太过突然,保安拉起的警戒横幅让个别业主为无法上班着急上火,中午在骄阳下排队领出门两小时的通行证有些火烧火燎,出去晚的面对空荡荡的菜品货架有点无奈地静等明天。但是,大部分业主深表理解并积极配合。

 凌晨五点到中午十一点,做核酸的队列静默有序,自觉佩戴口罩,自觉保持一米线,自觉打开健康码,配合医务人员快速做检测,做完即快速离开。更有业主们在群里相互提醒早早去做,免得让“大白们”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再受骄阳的炙烤。静静站在做核酸的队列中,默默看着群里的温馨提醒,突然生出感动。两年多了,病毒并未消散,但面对病毒的我们成长了,理智了,也从容了。

 “你做核酸了吗?”稚嫩的童声响起。循声望去,核酸队列旁边,是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在问他的伙伴,而且一句接一句地问。大概上大班的孩子并不理解核酸检测到底是什么,但在特殊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也许会在跟随父母下楼做核酸中意会服从大局的可贵,会在长长的核酸队列间体会秩序的意义。也许他们什么都不懂,他们甚至会像汪曾祺老先生在十七岁为躲战乱那样,睡在庙里的两个蒲团上,并将它称之为“人生中非常烂漫的一夜”。至少,在孩子们成长的记忆中会留下这样的一幕。并希望在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觉醒中,他们后续迎来的成长色调,会更为明朗和灿烂。

 这些天,虽说秋已至,但秋老虎依然威风凛凛。连日的酷暑天气,让人只想躲在空调房里闭门不出。可是当疫情来袭无法自由出入时,却突然留恋起了街道的车水马龙,甚至堵车也显得鲜活有力。无法出行,就在朋友圈里看景吧。看安静的乐天大街和空旷的体育场,看静默的国贸大楼和万达广场,看高新区分外开阔的马路和道路两旁停放的车辆。空旷在等待喧嚣,美女作家给图片配的文字让人瞬间动容。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静默后的生机勃勃,更让人向往和祝福。

 所有的祝福,都在为渭南加油。无论官媒,还有自媒体,都不再空喊“加油”,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分享,或趣谈疫情安抚民心,或通俗易懂妙解防疫知识,或提供送菜购物等便民服务,或讲述感人的抗疫故事。一张张图片、一条条链接、一个个视频传递出的,是渭南人精诚团结、万众一心、井然有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信念!两年多来,疫情没有退,我们却进了。成熟的心态和举措,架起了一座座爱心防疫桥梁,坚定信心,共克时艰,胜利就在眼前!

 做不了事,那就在核酸检测队伍中临时当一下志愿者聊表寸心;出不了门,那就积极配合管好自己,安心静心蜗居在家就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难得有大片的空闲时间,擦擦窗户拖拖地,洗洗衣服做做美食,在窗明几净的家里听听音乐看看书,更是难得的人生享受。

 “广大市民朋友们……感谢疫情期间您的理解与配合”,窗外崇业路上驶过的防疫宣传车飘来贴心的倡议信。此刻,楼下大妈切菜做饭的叮当声不绝于耳,隔壁大叔的广播听得正欢,不远处的楼上飘来若有若无的钢琴声……日出日落,我手捧书本,继续安心地读起了手边的《慢煮生活》。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