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四)

2025-10-13 08:39:30 656

作品简介

《琵琶围》以赣南原中央苏区贫困山村“琵琶围”为蓝本,艺术再现了老区独具特色和情怀的脱贫奇迹。在这座贫困却充满客家风情与人性温暖的围屋里面,作者用女性作家笔触特有的细腻、才情和张力,绣花般传神地塑造了一幅可亲可敬的人物群像,包括何劲华、金彩凤等扶贫干部,石浩财、许秀珍等脱贫对象,以及哑伯和橘子婆等老红军与军属,正是这些小围屋里面的小人物,栩栩如生地演绎着可歌可泣的脱贫故事,演绎着穿越时空的苏区精神,演绎着红土地上的大时间大空间大变化。所以,《琵琶围》是一部叙写赣南贫困山区易地搬迁的脱贫攻坚史诗,真实反映了党领导下苏区人民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生活并美梦成真的历史事实,谱写了一曲决战脱贫攻坚的奋进之歌,展现了一幅决胜全面小康的精彩画卷。

作者简介

温燕霞,江西安远人。当代女作家,江西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江西省文联挂职副主席,江西省作协第六届、第七届副主席。荣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屋里的女人》《红翻天》《我的1968》《磷火》《珠玑巷》,散文集《客家我家》,长篇散文《我的客家》,报告文学《大山作证》,多部影视剧作品等。长篇小说《琵琶围》《斜阳外》精编版刊发于《人民文学》《十月》杂志,《李命大》《石头生》等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转载。长篇小说《红翻天》荣获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解放军图书奖,主创的《袁庭钰的故事》《正气歌》等十部广播剧、参与编剧的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先后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围屋里的女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曾在全国热播。

内容提要

《琵琶围》是一部集中反映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扶贫扶志主题的长篇小说。它以赣南原中央苏区贫困山村“琵琶围”为蓝本,用一座围屋的前世今生,艺术再现了老区独具特色和情怀的脱贫奇迹。在这座贫困却充满客家风情与人性温暖的围屋里面,作者用女性作家笔触特有的细腻、才情和张力,绣花般传神地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物群像,包括何劲华、金彩凤等扶贫干部,石浩财、许秀珍等脱贫对象,以及哑伯和橘子婆等老红军与军属,正是这些小围屋里面的小人物,栩栩如生地演绎着可歌可泣的脱贫故事,演绎着穿越时空的苏区精神,演绎着红土地上的大时间大空间大变化。

 

编辑推荐

 

温燕霞的《琵琶围》是一部十分温馨的主题创作,以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取材独特,构思精致,叙事婉转,读来感人心曲。

琵琶围是座围屋,琵琶形状,坐落在赣南大山深处,围住了村落搬迁后最后留下的12户贫困人家。他们各有各的理由,成为攻坚大局中之“坚”。县上最后派两名工作干部去做他们的工作,于是在两人和12户之间开始了一段缓慢而逐渐深入的交集。请注意,这个情境的设置是相当别致和富有张力的,显示了作者手法的不俗。作品没有着重铺写扶贫工作的规模和投入,而是将情节集中于表达工作干部的善意和暖意,他们是真的为群众好,坦诚相许,用温暖去融化隔膜,以感情去改变现状。而小说的力量正在于指向人心,作者温燕霞借此将文学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

贫困与脱贫不是由简单的经济数字衡量,扶志比扶贫更为复杂和困难。小说结束时,12户人家都走向了富裕,但真正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精神上实现的蜕变,志得意满的状态和挡不住的奔向前景的脚步。前后过程的确需要一部长篇小说慢慢道来,而作者的写作正抓住了扶贫攻坚的核心主题。

作品中的两位工作干部,一男一女,级别不高,家里还缠着一堆麻烦事,但他们还是以大局为重,住进山寨,凭着良知和责任感援助了需要帮助的村民。作品的成功关键在于对这两个人物的塑造,能不能把他们写活,则是塑造的基础。我们看到,两人都是个性鲜明的,文化馆副馆长何劲华与人交往犹如“隔着厚木桶蒸水,慢热”,文化馆干部金彩凤擅于聊天,与人自来熟,两人都为人公正,凑到一起,成为佳配。他们不是没有缺点,何劲华容易感性用事,有时做出草率决定;金彩凤快人快语,急了也会发飙,间或惹来麻烦。可是正由于如此,两位主人公都使读者感到亲近可信。他们忍辱负重,想尽办法化解一家家贫困户的心结,建立彼此深厚友谊,帮助他们组织合作社,开展种植铁皮石斛、食用菌、香菇、黄豆,发展养鸡、竹编等生产项目,劳苦功高,感动了所有村民。而村民们始终不知,他们为做到这些耽误了多少自家的事情。何劲华妻子住院开刀,他无暇照顾,儿子又领回一个未婚女友,在卫生间里生出小孩,家里乱成一锅粥,单位里又有同事借他不在顶替了他的位置。金彩凤与丈夫早已离婚,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她上琵琶围扶贫后,老母生病卧床不起,女儿高考前夕早恋,影响学习,前夫对此不闻不问,而她又无暇顾及。他们也是普通人,遇到难事也可以要求组织帮扶照顾,但两人都觉得不好开口,尽力自己去克服不耽误工作。《琵琶围》没有营造高大上的语境,只是在静静书写呈现在普通人身上的光芒,但在普通读者读来,反而分外沁入心田。

 


来源:富平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