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宝”贝书房(总第100 期) | 习爷爷讲故事

2025-10-14 09:03:12 514

“宝”贝书房(总第100 期) | 习爷爷讲故事——来自捷克的小鼹鼠(第33期)

微信图片_20221004225157.png.png

文化融通故事之一 


来自捷克的小鼹鼠

 

捷克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建交67年来,中捷两国和两国人民传统友谊不断加深。上世纪50年代,捷克著名画家斯克莱纳尔到访中国,同吴作人、齐白石等中国美术大师结下友好情谊。斯克莱纳尔回到捷克后创作了许多《美猴王》画作,被称作孙悟空的第七十三种变化。《鼹鼠的故事》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动画片。小鼹鼠憨态可掬、善良勇敢的卡通形象深受中国广大少年儿童喜爱。音乐大师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文学家哈谢克的著作《好兵帅克》在中国广为人知。
在捷克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奏响中捷关系的时代强音》
(2016年3月26日)

延伸阅读 

捷克著名画家兹德涅克·斯克莱纳尔出生于1910年。20世纪50年代,斯克莱纳尔到中国办展览,被中国美猴王孙悟空的故事深深吸引,于是开始用画笔将美猴王和《西游记》故事介绍给捷克人民。斯克莱纳尔创作的捷克版“美猴王”将中国元素与捷克民族特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变化强烈、形象多样,500多个《西游记》人物被重新设计,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有了第七十三变,斯克莱纳尔也因此被誉为“捷克美猴王”。

“小鼹鼠”是捷克国宝级卡通形象。《鼹鼠的故事》是捷克著名插图画家、电影导演兹德涅克·米勒的经典作品。为了使“小鼹鼠"能够跨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米勒在动画片创作中,选择了以丰富的动作、表情和简单的声音来传递信息,尽量避免用言语表达。20世纪80年代,《鼹鼠的故事》进入中国,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回忆。2016年3月,一部由中捷两国合拍的动画片《熊猫和小鼹鼠》开播,融人中国元素的“鼹鼠的故事”,让小鼹鼠继续在两国孩子的心中播撒友谊的种子。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出生于1824年,是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捷克民族歌剧的先行者、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1874年,斯美塔那不幸耳聋,但仍继续坚持创作,创作了大量作品。习近平提到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就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而1883年出生的捷克著名作家哈谢克,作品以幽默和讽刺见长,代表作《好兵帅克》以一个普通的捷克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为情节线索,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很多评论家都把帅克比作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好兵帅克》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近30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习近平在捷克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讲述的这些故事,不仅形象地道出了中捷的历史情谊,更生动地指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诵读:阅读推广志愿者  雒天煜

编辑、音频制作:景璐

视频来源:学习强国

策划:李平、徐瑶

 

故事来源:

 

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

索书号:D2-039

馆藏地点:未成年人阅览室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位留言的小朋友有奖品哦 

一档人人都可以参与录制的栏目,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参加

留下你特有的、不一样的声音~

参与活动的联系电话:0917-8890232

或添加联系人微信:540411719(xy、


来源: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