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礼则昌”,国礼所蕴含的,不仅是外交礼仪,更是传承和发扬经典文化的自信姿态。 荔图科普将带领读者深度走访阿胶、瓷器,丝绸、茶叶四大“国礼”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溯源华夏传承千年的“礼”文化,展示大国工匠的坚守、传承与创新,向世界传递灿烂多彩的中国文化和内涵深厚的华夏文明精髓,本期介绍与国同名的瓷器。 国礼之首 以国之名,礼遇天下,自新中国成立后,陶瓷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显性符号,在外交事务中一直充当着文化使者的角色,成为外交礼的首选。 陶瓷对中华文明的意义重大,英语中CHINA这个词既是“中国”,也是指陶瓷。 中国是瓷的国度,也是诗的国度与玉的国度,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礼仪与审美在瓷器中凝聚。陶瓷,是中国带给世界的礼物;陶瓷,是中国传递给世界的诗意与温暖。 景泰蓝 封建时代,民间素有“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之说。收藏界也有“收藏若无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之赞说。因为流光溢彩、华丽精美的景泰蓝,一直被视做皇室御用的器物,民间几乎寻觅不得。所以景泰蓝又有“紫禁城皇家宝库神秘的珍品”的美名。 景泰蓝奢华贵重、厚重典雅、光彩艳丽,深为当权者青睐。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所用餐具是景泰蓝,底下人全部用瓷器。 明景泰掐丝珐琅番莲纹盒 辉煌数百年,也曾没落,差点绝迹,如今又重放异彩。昔时,它被视作宫廷珍宝;今时,它被奉为国礼赠人。 近些年来,景泰蓝频频出现在中国的外交舞台上。 2014年APEC期间,《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被赠送给各经济体领导。 2015年9月,景泰蓝《和平欢歌》被赠送给天安门城楼观礼9.3大阅兵的各国元首。 2016年5月,景泰蓝《友谊之船》再次被作为国礼相赠于印度总统。 2017年2月,《四海同心》景泰蓝瓶被赠与“一带一路”沿线65国。 “四海同心”景泰蓝赏瓶 习近平这样介绍景泰蓝:“它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当代文明,也体现着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共同进步。” END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