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3天 | 预告片发布!火炬传递清涧县站准备
2025-05-24 12:55:59
700 
将完成3.5公里的圣火传递
传递起点设在“人生”影视城,路线途径东子线、北新街、河西北路、华顿路等地,最终在华顿广场举行收火仪式。清涧县位于榆林市最南端,属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传统农业县、革命老区县,是黄河、无定河交汇之地,东与山西省石楼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延安市子长、延川县接壤,北与绥德、子洲为邻,全县总面积1850平方公里。近年来,清涧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以全力打造“沿黄优质特色农产品输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示范县”三大目标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稳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奋力谱写清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打造沿黄优质特色农产品输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示范县为目标,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清涧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之乡。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生息,是大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存,鬼方都城遗址以及目前发现除殷墟之外商朝晚期规模最大的辛庄遗址。辛庄遗址考古项目入围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境内出土原始陶艺、商周铜器等各类珍贵文物多达3万余件。南通关洛、北连榆塞,秦汉时期被称为“全秦要户”。唐置宽州、宋修边寨,宋仁宗钦赐“青涧”城名。自古“甲第蝉联,人文鹊起”,仅明清两代就有翰林进士27人,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故乡。清涧被誉为“道情之乡”,民间曲艺清涧道情源远流长、婉转悠扬。解放之初,一曲《翻身道情》,唱出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豪迈之情。清涧是闻名遐迩的特色产业之乡。有三千多年的枣树栽培史,所产红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美,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全县红枣林面积达90万亩。1995年,被全国首批百家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红枣之乡”。2012年成功注册“清涧红枣”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涧山地苹果色泽鲜艳、个大肉细、甘甜清脆,数次夺得中国·陕西国际苹果博览会大奖,2016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全县山地苹果面积达13万亩。依托梁峁沟壑天然防疫屏障,坚持绿色散养模式,让畜禽回归自然、自由生长,所产绿地牛肉、黑毛土猪、红枣鸡蛋,安全放心、健康美味,销往北京、西安、鄂尔多斯等地,全县畜禽饲养量达67万。清涧也是著名的“粉条之乡”、“石板之乡”,粉条通体透明,韧劲十足,柔润爽口,享有盛誉;石板色泽青蓝,质地细腻,自然积淀,堪称一绝。陕北民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足以印证。清涧是颇具传奇的红色革命之乡。1927年10月爆发的清涧起义,打响了我党在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36年2月,毛主席率中央机关在高杰村镇袁家沟村生活、战斗了16个昼夜,发表了著名的《东征宣言》,写下了雄视千古的著名词章《沁园春·雪》。1947年3月,党中央转战陕北,在清涧召开了影响深远的“枣林则沟会议”,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民主革命时期,清涧7.9万人口中就有2万人投身革命。彭德怀曾感慨道:“南京北京不如瑞金,中国外国不如兴国,清涧的工作胜过兴国”。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清涧仍有老红军400余人,全国有清涧籍省军级干部60余人。袁家沟一个小山村先后走出几位省委书记,被传为佳话。清涧是魅力无限的生态旅游之乡。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北国风光、太极圣境、唐王古寨、路遥书苑以及无定河曲流群地质公园等诸多景区景点,无不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等称号。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北国风光红色教育游、黄土高原民俗风情游、路遥故里文化体验游、黄河峡谷生态观光游、鬼方古迹历史探秘游”五大板块布局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以黄河、无定河“两河”文化带与北国风光为重点的“东线一日游”和以路遥故里文化观光体验带与驿站文化为重点的“西线一日游”两条旅游线。现有太极圣境、路遥书苑、北国风光等3个3A级景区。随着沿黄公路、绥延高速的建成通车,不远的将来,榆延高铁全面贯通,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域内黄河、无定河上的景观将更加壮美,清涧文化旅游产业后发优势将愈加明显。一代伟人毛泽东率部东征,运筹天下,在清涧抒怀写就著名辞章《沁园春·雪》,绝响百年、绝唱千古,成为知名旅游IP。路遥纪念馆、路遥书院、路遥小镇全景式展现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创作精神及其作品的恢弘气势和史诗般品格,成为每个新的奋斗历程的新起点。除殷墟之外,商朝晚期规模最大的辛庄遗址入围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沿黄“一号公路”穿越数十万亩红枣林地,串连黄河太极湾、鱼儿峁、唐王寨、无定河曲流群地质公园、北国风光景区、黄河母亲峰,诸多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气度非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坚持“抓体育就是抓经济、抓体育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把体育事业发展作为全县发展的“软实力”来对待。清涧县体训中心管理运营清涧县公共体育场、清涧县体育馆及清涧县网球馆等多个场馆,开展篮球、足球、田径等14个项目的体育训练和比赛活动。“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人人共享体育,体育造福人人,清涧县在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丰富人民业余生活、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进入快车道,幸福清涧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来源:清涧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