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秉承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统一的宗旨,以创新谋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国家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本 周 推 荐 老北京的胡同独具魅力 它们藏于群楼之间 隐于闹市之中 乍一看 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 实际上 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 里边的趣闻多着呢! 胡同是北京城的“血脉” 自1267年元代创建大都(今北京市市区)至今 胡同已经陪着北京城度过了750余年的繁华兴衰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 大大小小的胡同从街道分枝而出 深入到北京城的每个院落 把北京城编织成一个整体 形成了北京城独特的人文景观 北京胡同的名称保罗万象 既有江河湖海 又有山川日月,花草鱼虫 还有可以组成金银铜铁锡五金的五条胡同 此外 人物、姓氏、官府、衙署 东、西、南、北、中五方 金、木、水、火、土五行 组成红、黄、蓝、白、黑的都有对应的名称 还有的胡同名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盐店胡同…… 北京的胡同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称谓 更是一部历史变迁、文化积淀、民俗风情的百科全书
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 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 全长1552米 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元时,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 因是出售江米(糯米)之处,故名江米巷 明朝时修建棋盘界 原来的江米巷被截断 成了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 到了近代 这里成为著名的使馆区 1949年以后 东交民巷仍然被作为各国的使馆区 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馆迁往别处 才结束了它作为使馆区的历史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及贯通巷 一尺大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 一尺大街虽名为“大街” 实际上是胡同 而且是北京最短的胡同 仅长25.23米 据清末进士陈宗蕃所著的《燕都丛考》记载 “自杨梅竹斜街而西曰一尺大街,又西曰琉璃厂” 一尺大街至少已有80余年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一尺大街并入杨梅竹斜街 属“名亡实存” 直至2015年,“一尺大街”地标揭幕 才恢复其旧有印迹 贯通巷为南北走向 北起炭儿胡同,南至杨竹梅斜街 旧名穿堂门 此巷只有二十多米长 当属现今京城里名实俱存的最短胡同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 灵境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南部 早在明朝时 灵境胡同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段因坐落有灵济宫 因此被称为灵济宫 西段南侧有宣称伯府 因此称宣城伯后墙街 清朝时 以西黄城根南街为界 东段因原灵济宫逐渐变读为灵清宫、林清宫 因此被称为林清胡同 西段则称为细米胡同 1949年后 两段并称为灵境胡同 1985年和1992年开始的两次改造 使灵境胡同最宽处可达32米 是老北京最宽的胡同
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 钱市胡同位于北京市珠宝市街西侧 历史上和现在一直是北京最窄的胡同 胡同全长55米,平均宽仅0.7米 最窄初仅0.4米 胡同尽端有一座庭院 上有罩棚,旁有铺房 是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的钱市遗址 是早期金融市场的雏形
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 九湾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 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西口从校尉营胡同通出 全长约400米 弯曲之处不下于13处 堪称北京城弯道最多的胡同 九湾胡同的名称 来自于胡同有9个直角的拐弯 最古老的胡同——三庙街胡同 三庙街胡同位于西城区 东起上斜街,西至长椿街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九百多年前的辽代 当时被称为“檀州街” 此街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考证 三庙街早在唐时就已成型 辽金时最为繁华 明时,因这里有紫金寺 故又名紫金街 从清朝乾隆时期的地图看 此街被命名为三庙街 因是第三座关帝庙所在之地而得名 如今,三庙街胡同已成为一条不起眼的小街 失去了胡同的模样 北京的胡同 还蕴含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在北京的胡同里 名人故居比比皆是 比如位于东堂子胡同的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 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 1917年—1920年蔡元培在东堂子胡同75号居住 又如位于后圆恩寺胡同的茅盾故居 茅盾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1974年至1981年茅盾在后圆恩寺13号院居住 还如位于丰富胡同的老舍纪念馆 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人民艺术家 1950年,老舍入住丰富胡同19号院 并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6年 等等 接下来 和我一起走进“老北京胡同” 让我们 在静谧的胡同中 寻找岁月的足迹 在古槐的树阴下 品味京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