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元宵佳节,尽显非遗魅力。 2月5日,兔年正月十五,褒国古镇景区喜庆的氛围爆棚,景区内到处缤纷多彩,挂满了富有趣味的兔年吉祥物,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第三届“非遗闹古镇 欢乐过元宵”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更是给这个集学研、医养、旅居、兴业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郊景区,增添了更多的欢乐。 本次活动由汉中市文化馆、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汉中市褒国康乐园承办,也得到了各县区文化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的积极协办。活动包括非遗市集、非遗巡游、民俗游戏、非遗展演四个部分,囊括全市35个非遗项目73名非遗传承人。 上午11时,非遗市集与非遗巡游同时开启。舞龙舞狮、采莲船、春倌、高跷、五大财神组成的巡游队伍沿途发放新年红包及小礼品,与现场观众一同将中国传统春节“仪式感”拉满,巡游队伍还专门走进褒国康乐园,为在此安度晚年的老人们送上欢乐和祝福。 非遗市集沿街道两边一字排开,呈现出另一番热闹的景象:非遗美食洋县谢村黄酒、南郑黄官盐菜、略阳罐罐茶引人品鉴点赞,非遗手工城固架花刺绣、剪纸、泥塑,宁强羌绣、麦杆画让人目不暇接,现场展示的铁质农具锻造技艺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 木射、投壶、踢毽子、猜灯谜等民俗活动轻松愉快,吸引了大家参与体验。创新设计的“书法汉字猜猜猜”游戏,特邀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行书、草书、篆书、隶书跃然于纸上,不同的书写方式令常用文字变得神秘而有趣,使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书写魅力,蕴含“书香中国”的雅致。 下午1时,伴随着两名来自南郑的巴山知客司热情、幽默的新春问候,非遗项目展演精彩演绎。高亢的唢呐合奏与节日的氛围相得益彰,汉调桄桄、镇巴民歌、羌族舞蹈轮番上演,穿插其间的有奖问答增强了展演的互动性。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孩子们新奇的目光、年轻人喜悦的笑脸、老人们上扬的嘴角为“团圆祥和”落下最美的注解也为“十五已过,奋斗不止”的新年愿景增添了活力。 营造年节氛围,焕发非遗活力。“非遗闹古镇 欢乐过元宵”汉中市非遗项目展演活动连续三年的组织实施,是文化服务基层、文旅融合与非遗传承发展的有益探索,今年采取了“非遗展演+N”,不仅在内容、形式上更加完善,增加了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传统书画艺术普及推广等内容,参与面及影响力也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春节期间全市较有影响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