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每周·连环画】每天读一本,小人书带你与有趣的人

2025-05-17 13:59:03 864

图片


连环画,描绘经典形象,讲述经典故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每天一本小人书每周阅读推荐为读者朋友们带来中华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华名人、世界名人、文学名著、童话寓言7大主题的丰富内容,快来跟着小编阅读本周的故事吧!



1

中华历史篇

图片


图片

3月6日(周一)

禅让制是我国上古时代确立领导人的制度之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举行部落联盟议事会,各部落领袖都推举舜为继承人。尧便对舜进行了为期3年的考核,如果他可以胜任,就传位给舜。舜的政绩得到各方的肯定,于是尧举行禅让仪式,在祖庙里推荐舜做自己的继承人。

尧死后,便由舜继任为国家领导人。舜继位后,也用同样的方式选拔国家领导人。经过治水考验,各方均认同禹的表现,于是舜举行禅让仪式,让禹做了自己的继承人。



2

神话传说篇

图片
图片

3月7日(周二)

相传盘古在开天辟地之后,令其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令其次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令其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

盘古临终前将百花的种子交给了花神,并传授了育花的方法。盘古去世后,花神便遵从父亲的嘱托,在天上育出了百花,美化了天庭,得到了玉帝的赞赏。为此,玉帝特意送给了花神一百位仙女,并封为百花仙子。后来,百花仙子在花神的带领下将在天上采的各种美丽的鲜花撒向人间,使人间变得更加五彩缤纷。由此便诞生了天女散花的故事。



3

民间故事篇

图片
图片

3月8日(周三)

在连环画《八百鞭子》中,有个苦命的孤儿名叫小亮,他受尽了大地主刘黑天的欺压。

有一天,小亮得了一件宝贝——金啄木鸟。贪财的刘黑天见了,要强行把宝贝抢走。聪明的小亮想出对策,使刘黑天不仅没有抢走宝贝,反而挨了二百鞭子。刘黑天的三个作恶多端的同伙也各自挨了两百鞭子。这四个坏蛋总共被打了八百鞭子,受到了该有的惩罚。故事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4

中华名人篇

图片
图片

3月9日(周四)

傅说,也称“傅兑”,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留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名句。

傅说以他思想理论的精辟深刻和行政实践的光辉业绩,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圣人”。他与孔子,在上古三代一前一后、一西一东,各自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突出贡献,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评价傅说为“见德之有报”的名相,庄子也对他极为推崇。



5

世界名人篇


图片
图片

3月10日(周五)

斯巴达克是一名古罗马色雷斯角斗士,也是一名军事家。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与高卢人克雷斯、埃诺玛依、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2年秋,起义军在意大利布鲁提亚半岛(今卡拉布里亚)集结,计划乘基利基海盗船渡过墨西拿海峡,但海盗不守信用,没有提供船只。罗马元老院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将庞培和卢库鲁斯的部队调来增援克拉苏。在罗马军队的围攻下,6万起义军将士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

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过渡。



6

文学名著篇

图片
图片


3月11日(周六)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楚辞》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承袭了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7

童话寓言篇

图片

图片

3月12日(周日)

《狼和小羊》出自《伊索寓言》,讲述的是狼和小羊碰巧同时到一条小溪边喝水,狼找各种借口想要吃小羊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面对像狼这样的坏人,无论和他说什么,都是没用的,因为坏人是不会和你讲道理的,因此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个故事为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揭露了统治者和强大者的丑恶嘴脸,深刻地揭露了奴隶社会的野蛮,以及古希腊奴隶的无奈和悲惨的命运。

华阴市图书馆

主要面向读者提供互动类功能:图书查询、借阅信息查询、书刊续借、预约委托查询、图书推荐、证件挂失、投票统计;提醒类信息主动推送功能:借书还书成功通知、图书到期提醒通知、预约图书到馆通知超期催还通知;信息发布功能:通知、讲座等发放及查询

公众号





来源:华阴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