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图荐书| 瞧瞧我们祖先的“数学脑子”(九十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摘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
说起中国文化,不少人都觉得,古人似乎注重吟诗作赋,“重文轻理”,放在今天就是典型的“文科生”,实则不然,掀开厚重的历史,我们会惊艳在巍峨的中华文化丰碑下,是我们祖先,是无数的“理工男”密密麻麻的“数字化”演算。在漫长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中,祖先摘到的金牌足可以开一座陈列馆,这里开一个清单,使读者有一个直观印象。
①十进位制记数法和零的采用。源于春秋时代,早于第二发明者印度1000多年。
②二进位制思想起源。源于《周易》中的八卦法,早于第二发明者德国2000多年。
③几何思想起源。源于战国时期墨翟的《墨经》,早于第二发明者欧几里德100多年。
④勾股定理(商高定理)。发明者商高(西周人),早于第二发明者毕达哥拉斯550多年。
⑤幻方。我国最早记载幻方的是春秋时代的《论语》和《书经》,早于国外600多年。
⑥分数运算法则和小数。中国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出现在《九章算术》中,早于被认为是此法 “鼻祖”的印度500多年。
⑦中国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时间则早于西方1200年。运用小数的时间,早于西方1100多年。
⑧负数的发现。最早见于《九章算术》,早于印度600多年,早于西方1600多年。
⑨盈不足术,又名双假位法。最早见于《九章算术》,早于欧洲1200多年。
⑩方程术。最早出现于《九章算术》中,解一次方程组方法,早于印度600多年,早于欧洲1500多年。在用矩阵排列法解线性方程组方面,我国要比世界其他国家早1800多年。
⑪最精确的圆周率“祖率”。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000多年。
⑫等积原理,又名“祖暅(念geng)”原理,保持世界纪录1100多年。
⑬二次内插法。隋朝天文学家刘焯(念chao)最早发明,早于牛顿1000多年。
⑭增乘开方法,又名“霍纳法”。我国宋代数学家贾宪比英国数学家霍纳早800年左右。
⑮杨辉三角。南宋人杨辉在他《详解九章算法》中编此表,比第二个发明者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早1653年,
⑯中国剩余定理。这个方法最早见于《孙子算经》,早于德国数学家高斯1500多年。
⑰高次方程方法,又名“天元术”。金元年间,我国数学家李冶发明设未知数的方程法,并巧妙地把它表达在筹算中,这个方法早于世界其他国家300年。
⑱招差术。元代朱世杰首先发明了招差术,比牛顿早400年。
1.数学大世界
科普事业需要传承,需要发展,更需要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迅速变化。新的形势要求科普创作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创新。本书用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许多数学公式的应用小知识,还讲述了许多数学家的成长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青少年阅读。
2.数学从这里走来
本书分为数学历史、数学成就和数学名家三部分,介绍了数学的萌芽与奠基、数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古典数学发展的高峰、发现并证明勾股定理、古典数学理论奠基者刘徽等内
文章、图片素材皆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