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红色故事荐读:英雄见习员杨兆鳞

2025-05-14 07:57:11 621


微信图片_20230401143351.png.png


杨兆鳞,陕西省岐山县北郭乡人。1928年10月7日出生于贫苦农民 家庭,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23日参加中国革命解放军。在扶眉战役中,任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1军第1师2团组织股见习员。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解放西北勋章。1955年朝鲜人民革命军授予和平万岁勋章。1984年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者勋章等。

1949年4月在岐山中学就读的杨兆鳞,年仅17岁,受到岐山县南片地下党员、游击队负责人朱廷寿的熏陶、启迪,加入了学校地下党。5月23日与60余名同学一起响应地下党的号召,光荣地参加解放军后,遵照我军“诱敌深入”的战略部署,知识青年新兵随军东撤到户县一带。参加了第1军军政干部学校在户县开办的为期一个多月的培训。他们学习党的政策,了解全国战争形式,学习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在培训班里,杨兆鳞怀着对解放全中国的美好愿望,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结业,被分配到第1师2团组织股,当了一名见习员。

1949年7月10日下午,我第1军部队从户县大王镇出发,向西进军。2团从户县涝店镇赐赐村出发,沿西宝南线公路挺进,9点时分到达周至县城,又沿渭河南岸向眉县挺进。进至青化镇东以后,发现敌人扼守在城内,团首长命令1营自东向西进攻。杨兆鳞随1营奔赴前沿阵地开展工作。他亲眼看到1连指导员秦再(1921-1949年,山西省临县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地方曾任区长。1946年人伍)在激烈地战斗中,身先士卒,率领战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不幸头部负重伤,抢救无效,光荣牺牲的过程。又奔赴3营前沿阵地,观察到3营自北向南攻击,敌人向西逃跑,8连1排2班班长、优秀共产党员马占林(1926-1949年,宁夏人)不怕疲劳和炎热,率领全班六名战士冲锋陷阵,歼逃敌,不幸中弹,壮烈牺牲。2团除歼股副股长吴中义(1917-1949年,1938年参加八路军)率领战士们冲入敌阵,奋勇追歼逃敌,光荣牺牲。在团首长指挥下,上青化镇守敌被我军多路追击、分割、围歼,当即攻占上青化。在战斗中,杨兆鳞冒着枪林弹雨,穿插于各营前沿阵地之间,统计我军伤亡人数,清查登记俘虏数,并把俘虏身上的钱财登记后缴公。战斗结束后,经统计我军2团俘敌550人。

杨兆鳞1952年随军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退伍回乡,参加地方社会主义建设。1988年从县运输管理站光荣退休。他从戌马生涯到地方工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精神。在工作中,他乐于吃苦,无私奉献,受到人们尊重。(根据杨兆鳞口述编写


--摘自《红色故事》侯省彦著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