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红色故事荐读:寻找烈士的归宿地

2025-05-13 17:59:57 742

2012年清明节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打电话的人用渴求的语气说:“你是侯省彦老师吗?我叫闫军杰,是岐山县益店镇半崖村人,我父亲在扶眉战役中光荣牺牲。我带着父亲的遗照和“革命军人牺牲家属光荣纪念证”,至今找不到父亲的归宿地,难以抚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我恳求你帮帮忙。”我连声答到:“一定,一定!”不一会儿,在扶眉战役烈士陵园悼念的人群中,我找到了闫军杰。他喜出望外,急忙从手提包里取出父亲的相关史料,我分析判断烈士闫志轩应该在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管理处有记载,但是,细细查找了所有烈士名单,档案资料,始终没有查到。我又再次分析史料:闫志轩(1926-1949),陕西省岐山县益店镇半崖村人。他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44年毕业于岐山中学后,在高店小学担任教师。时逢世道混乱,民不聊生,他毅然决然弃教从戎,投身革命,于1945年入伍,后任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1军补训团代理排长。

图片


1949年7月上旬,即扶眉战役前夕,闫志轩率领两名战士,沿着眉县、蔡家坡一带侦察、窥探、绘制战前图纸。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不幸突遭国民党敌军的袭击,闫志轩率领两名战士,奋力反抗,与敌人进行了激烈战斗。但终因寡不敌众,闫志轩身负重伤,流血过多,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闫志轩为我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可贵的生命,用自己23岁的青春年华,绘制了人生最豪迈最壮丽的蓝图。
根据史料的记载,闫志轩牺牲的时间、地点均属扶眉战役的范畴。烈士陵园管理处应该具有记载闫志轩烈士的相关资料。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或其他原因,在革命战争年代里,革命战士血染疆场,献身祖国,而烈士陵园管理处没有记载的情况屡见不鲜。如:第2兵团第10师33团副团长高增岳、第2兵团第4军第10师30团1营3连战士王参新等,都是我根据史料或烈士的后代提供的证件,帮助他们找到烈士的归宿地。
这次,我责无旁贷,应该帮助闫军杰找到闫志轩烈士的归宿地。我与烈士的儿子闫军杰一起,找到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任晓峰,闫军杰对任主任说:“我什么都不求,单求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管理处能将我父亲的遗照、“革命军人牺牲家属光荣纪念证”及烈士证收藏于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父亲牺牲已63年了,这些证件及史料一直保存在我家,我快七旬了,假如有一天我“走”了,父亲能有个归宿地,我就瞑目了。”说完,将烈士的有关证件递交给烈士陵园管理处任主任。任主任查看证件后,明确表态“闫志轩烈士”属于扶眉战役的范畴,我们从今天起,烈士证件等革命文物收藏于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烈士的儿子闫军杰激动地握着任主任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这下我就放心了!”看到这种情景,我欣慰的笑了。因为我又帮烈士的后代找寻到了亲人的归宿地。

——摘自《红色故事》侯省彦著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