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之“楚辞之祖”——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二十岁左右就出任楚怀王的左徒(相当于副宰相),“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深得怀王信任。他主张修明法度,选贤任能,实现富国强兵。对外联齐制秦,进而统一中国。因此而遭到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反对与谗毁,被黜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顷襄王时再度流放江南。 屈原满怀愤懑,从郢都到鄂渚,入洞庭,溯沅水,至溆浦,回度湘水,进入汨罗江下游。当时,这一带属楚罗子国境域,人烟稀少,荒远野蛮。战国初,罗子等附庸国被楚所灭,这里便成了楚国南方一个边远城邑。屈原流放到这里后,居住在汨罗江北岸的玉笥山。罗人与楚同姓,屈原触景生情,更加怀念楚国。他把满腔的哀愁、忧国忧民的情志,与沅湘民间文化营养倾注笔端,在这里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作品。这些诗篇想象丰富,感情真挚,志高义远,独放异彩,奠定了屈原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名人地位。 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获悉秦兵攻破楚都郢,犹如晴天霹雳,悲痛万分,决心以死殉国。他曾在《哀郢》中感叹:“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他眷恋祖国,不愿离开故土,此时却不能“飞返”,而汨罗江南岸的罗子城,为楚国“先王故居”,屈原与这里结下了难解之缘。这年夏历五月初五,屈原选择罗城附近的汨罗江之罗渊,抱石投江而死。相传他投江前,曾作《怀沙》赋,为屈原的绝命辞,意为怀抱沙自沉。他在这篇辞的最后极沉痛地写道:“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传说,屈原投江后,渔民闻讯驾船赶来抢救打捞,大家嫌一般双桨划得太慢,便用船板、扁担当桨片,一条渔船两旁各坐数人,齐心用力,你呼我喊,争先恐后,从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划到茫茫无际的洞庭湖,追寻屈原的尸体。为使鱼虾不伤屈原,人们用糯米芦叶包裹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抢食。后来,几经演变,每到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就用吃粽子、划龙舟的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这便是传统的民间节日——端午节的来历。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二十五篇,即《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楚辞》这种诗歌样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而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 后人因此将《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中国历代诗人、作家,在遇到民族压迫的关头,总是写出慷慨激烈的爱国诗篇。还有许多作家,在黑暗的政治时代,坚持理想,坚持斗争,不隐瞒自己的爱憎,甚至在政治斗争中牺牲了他们的性命,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这种伟大的精神,都可以在屈原身上追溯其源。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锱毫。 苏轼:“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郭沫若: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龚鹏程《中国文学史》: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广大的青少年们请再一次记住他的名字 —— 屈原。这才是你要追的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