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宝图荐书 | 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外国

2025-07-07 12:56:22 630

宝图荐书 | 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外国人—扎马鲁丁(一百零二)

image.png.png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摘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



image.png.png


扎马鲁丁是汉文音译,又译作札马鲁丁,波斯人,就是今天伊朗国人,生卒年不详。根据中国现存的史料,扎马鲁丁是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到中国的,大约在十三世纪中叶。


image.png.png



札马鲁丁


扎马鲁丁是把伊斯兰教天文历法较全面介绍给中国的第一人,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札马鲁丁等人传入中国的阿拉伯世界的学术文化是广泛的,包括天文、数学、化学、力学、医药、地理、哲学等诸多方面。如《四擘算法段数》、《忒毕医经》等,其中《四擘算法段数》十五部,据考证可能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十五卷的最早汉文译本,还有《诸般算法段目仪式》等典籍的传入,填补了中国算学的一大空白。


image.png.png


元世祖继位初期,他任职国家天文机关——司天台,就向皇帝进献万年历,颁行全国实施,同年他又在元大都(今北京)设观象台,用来观测天象和昼夜时刻。扎马鲁丁毕生致力于天文历算事业,他把波斯、阿拉伯的天文历算科学介绍到中国,并进行新的创造,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研究天文学的中心,创造多个新颖的天文仪器,如多环仪是用来观测太阳运行轨道的仪器;方位仪,是观测星球方位的仪器;斜纬仪,是用来观测日影,定春分、秋分的仪器;平纬仪,观测日影,定夏至、冬至的仪器;天球仪即天文图像模型;星盘,观察昼夜时刻的仪器,他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image.png.png



札马鲁丁设计制造的天球仪和地球仪

除天文研究外,扎马鲁丁还推动了中国地图测绘技术的发展。1285年,忽必烈接受了扎马鲁丁提出的编纂全国地理图志的建议,这项工作在扎马鲁丁的领导下进行,经过15年的努力完成了共计483册755卷本的全国地理图志,即著名的《元大一统志》。


科技与文明之光

陕西泾阳永乐镇——中国的地理中心

中国的地理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具体位置在:北纬34°32′27.00″,东经108°55′25.00″,于1978年1月建成,是我国地理坐标的起算点和基准点。该原点推算的大地坐标,名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80系”。

20世纪70年代,中国决定建立自己独立的大地坐标系统。通过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最后将中国的大地原点,确定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

大地原点,由主体建筑、中心标志、仪器台、投影台四部分组成。主体为七层塔楼式圆顶建筑,高25.8米,半球形玻璃钢屋顶,可自动开启,以便天文观测。

中心标志是原点的核心部分,用玛瑙做成,半球顶部刻有“十”字线。它被镶嵌在稳定埋入地下的花岗岩标石外露部分的中央,永久稳固保留,“十”字中心就是测量起算中心。仪器台建在中心标志上方,为空心圆柱形,高21.8米,顶部供安置测量仪器用。


image.png.png


image.png.png








来源: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