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图荐书|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外国人—扎马鲁丁(一百零二)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摘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
扎马鲁丁是汉文音译,又译作札马鲁丁,波斯人,就是今天伊朗国人 ,生卒年不详。根据中国现存的史料,扎马鲁丁是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到中国的,大约在十三世纪中叶。
札马鲁丁
扎马鲁丁是把伊斯兰教天文历法较全面介绍给中国的第一人,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札马鲁丁等人传入中国的阿拉伯世界的学术文化是广泛的,包括天文、数学、化学、力学、医药、地理、哲学等诸多方面。如《四擘算法段数》、《忒毕医经》等,其中《四擘算法段数》十五部,据考证可能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十五卷的最早汉文译本,还有《诸般算法段目仪式》等典籍的传入,填补了中国算学的一大空白。
元世祖继位初期,他任职国家天文机关——司天台,就向皇帝进献万年历,颁行全国实施,同年他又在元大都(今北京)设观象台,用来观测天象和昼夜时刻。扎马鲁丁毕生致力于天文历算事业,他把波斯、阿拉伯的天文历算科学介绍到中国,并进行新的创造,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研究天文学的中心,创造多个新颖的天文仪器,如多环仪是用来观测太阳运行轨道的仪器;方位仪,是观测星球方位的仪器;斜纬仪,是用来观测日影,定春分、秋分的仪器;平纬仪,观测日影,定夏至、冬至的仪器;天球仪即天文图像模型;星盘,观察昼夜时刻的仪器,他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札马鲁丁设计制造的天球仪和地球仪
除天文研究外,扎马鲁丁还推动了中国地图测绘技术的发展。1285年,忽必烈接受了扎马鲁丁提出的编纂全国地理图志的建议,这项工作在扎马鲁丁的领导下进行,经过15年的努力完成了共计483册755卷本的全国地理图志,即著名的《元大一统志》。
1.大众天文学史
本书分为古代篇——古人眼中的宇宙、近代篇——理性光芒照耀天地、现代篇——宇宙时空新视野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的曙光映照天穹:天文学的诞生”;“从地平到地圆:古希腊天文学”;“星占学:星星决定我们的命运吗”等。
2.太空的边界:揭开宇宙探索之谜
本书给我们展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内容包括:新的登月竞赛已经开始、前往金星、注视着天空的眼睛、进入未知世界、九号行星等。
文章、图片素材皆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