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读者书架 第四季(一)

2025-05-10 10:53:10 1073

读者书架 第四季(一)

陕西省图书馆 

图片

《我们内心的冲突》
卡伦.霍妮
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读书笔记

阅读时长:40分钟
阅读页码:443—509


读完《我们内心的冲突》,回想整本书,我好像对自己更加了解了一些,尤其是那些冲突,似乎从字里行间看到了那个充满冲突的自己。我本身主要是顺从型人格,好像还有一些些其他类型的人格特征,我也确实感觉到了因为自己的防御机制所带来的内心冲突,但是这些冲突是怎么产生的,要如何解决,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这本书,帮助我了解我自己。
当然,学习心理学,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别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正如我们生活在人群的包围中一样,我们不可能没有对人的探究欲,不管这个欲望是向内探究自我,还是向外探究他人。
但是读书的过程切忌给自己或他人贴标签,将书中的概念现象当做壳子套在任何人头上。毕竟不管我们自己还是他人,都是鲜活而复杂的,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们性格的某面 。如果想了解人,我们需要不带任何假设,与真实的人去沟通和相处,如果带着结论去预设他人,无疑会让我们陷在团迷雾中,永远看不清楚。


内容简介


本书指出,由于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这些足以主宰我们人生的内心冲突。为解决这些冲突,我们不但自欺欺人地虚构了各种“理想化意象”,通过“外化”把责任推给他人,还基于不同的性格倾向发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顺从型选择了亲近他人、对抗型选择了抗拒他人、疏离型选择了疏远他人。
但这些策略更像是精致的代偿与逃避,不但没有消除冲突,反而使我们深感恐惧、焦虑和绝望,无法真诚地投入任何关系或者工作中,觉得一切已经定型,再也不会有所好转,在糟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卡伦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长的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此她认为,只要改变了产生冲突的条件,就能真正解决它们。本书指出了我们在被内心冲突困扰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切实方法,让我们学会处置内心的孤独、疯狂、迷失和热爱,收获内心的完整、成熟和安宁,重建人生自信,更加勇敢而健康地活下去。

《白鹿原》
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的读书笔记

阅读时长:40分钟
阅读页码:57—90


在那个贫穷和饥饿的时代,一场场灾难接踵而来,压得白鹿原上的村民喘不过气来,他们吃过苦,受过难,真实地爱过,也切齿地恨过,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谱写出真实而残酷的人生。
好好活着,活着才是希望。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白鹿原”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百姓们经历了战火,经历了灾荒,经历了饥饿,经历了瘟疫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
天灾人祸各种苦难把人们压迫得抬不起头,让他们挣扎不得,哭喊不灵,白鹿原上的人们,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终是熬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
张爱玲曾说:“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人在尘世,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斥着无奈与辛酸,有人光活着,就已拼劲全力。

内容简介


在从清末民初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里,一阵阵狂风掠过了白鹿原上空,而每一次的变动都震荡着它的内在结构:打乱了再恢复,恢复了再打乱,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人物命运是纵线,百回千转,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横面,愈拓愈宽,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全书的精神主体,以至人、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作品的时空,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轴恢宏的、动态的、极富纵深感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罗伯特•戴博德
天津人民出版社


我的读书笔记

@YHC。

阅读时长:1小时

阅读页码:1-159


“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者做出反应。”这是一本心理的探索之旅,曾占据朋友圈热度榜,今儿找到电子书进行阅读,确能找到一些类似的情绪。正如我所摘出的这句话,生活中总会有憋屈的不行的时候,反思双方是否是平等的,如夫妻、父子、朋友,也不应该采取单方面拒绝沟通的方式闭塞自己,多交流多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困惑所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有些知识可能学不懂,啃不下来,正视焦虑,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这本书中很多心理学的知识,融合在具体的情景与故事中,确实受益匪浅。


内容简介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它基于TA沟通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讲述了一个抑郁症病人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在书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心理韧性》
安妮
中信出版社

我的读书笔记

@SMILE POPE

阅读时长:38分钟

阅读页码:420


2022.09.07《心理韧性》D7:总结。

个人以为最重要的还是生命教育,当一个人热爱生命,无论遇到什么都不会将他的精神击垮,他都能恢复,坚强并勇敢地活下去。生命就是生命本身,不是房子车子物质的东西,包括与其建立联系的人也是,形成的关系,产生的情感。就算失去所有,只要一息尚存,这就是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1.照顾好肉身,好好吃饭,按时作息,身体的生理层面是健康的。

2.工作学习,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心理层面是健康的。所谓的灵与肉,身心健康,这才是我们生活幸福的基础。


内容简介


作为家长,当孩子还在我们的羽翼之下时,我们应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有能力应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困境?作为老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不仅学习好,而且不会有“玻璃心”或者成为“空心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帮助自己、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更坚韧的人吗?心理韧性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这是一种能通过后天的训练得以提升的能力。本书首先讲解了心理韧性是什么,然后根据“Toughen up”(强悍化)模型从如何提升对挫折的容忍度、如何培养乐观心态、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进行自我肯定、如何建立有益的关系等九个方面指导读者提升与增强心理韧性,并且每一章均包括理论介绍、应用方法、案例分析、实操练习和自助作业。希望家长和老师通过学习本书中的内容,引导与培养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




《女孩之城》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中信出版社

我的读书笔记

@S

阅读时长:1小时

阅读页码:225-283


洒脱点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要让自己的青春毫无意义
比利对薇薇安说洒脱点,去荒废青春。且不说荒不荒废,但我希望自己可以洒脱点。
现在的环境下,我根本做不到洒脱。假期想去旅游,但一直被疫情束缚着,终究是没能洒脱一回。整个假期都待在家里,家乡这边还爆发了一波疫情,被封了半个月。各地疫情也是突然爆发,谁也不能预料。
我的青春就像一枚哑炮
我努力让它更鲜活
尽我所能
还好有朋友
诉说着种种
内心充盈
向着前方

内容简介


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团火焰,危险又炫目。

一些人熄灭它,一些人忽略它,而她们将其视作灯塔。

1940年,二战伊始,19岁的富家少女薇薇安从瓦萨学院退学,投奔在纽约经营莉莉剧院的姑姑佩格。在这个华丽却摇摇欲坠的老式剧院里,薇薇安发掘了自己设计戏服的天赋,认识了一群影响她一生的女人:纵情声色,梦想用美貌征服世界的舞女西莉亚;从头到脚都严肃平庸,却是特立独行的姑姑所深爱恋人的奥利芙;视戏剧如生命的英国女演员、没有一刻不美的风格教母艾德娜;看上去荒唐透顶,却对人生很有想法的二手服装店古怪少女玛乔丽。借由她们,薇薇安经历了一场从身体到思想的解放,在纽约尽情去体验她所理解的魅力与自由。直到一次意外的性丑闻事件发生,薇薇安仓皇逃离纽约,由此开始了迈向成熟的自我之旅……

70年后,89岁的薇薇安用一封长信,给一个名叫安吉拉的女权主义者讲述自己这一生的经历:她眼中的纽约,这座“她们的城”中闪耀迷醉的日日夜夜,她对缝纫与服装的热爱,她的耻辱与伤痛,她所领悟到的爱与自由……终其一生,她都没有成为那个时代所希望她成为的“淑女”,但这个世界多了一个真实的薇薇安·莫里斯,她循着内心的火焰度过了一生。




来源:澄城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