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书架 第四季(第十一)
陕西省图书馆
我的读书笔记 《贵族范儿》刘瑜的文字真是一针见血,每一篇文章都写的让人拍手叫好,写到你的心坎里,她很擅长把你说不明白的道理用简练的语言说清楚。“一个道理的意义不在于它能制造多少美学上的新鲜感活或提供多少智力上的游戏感,而在于它能多大程度回应现实中的真问题”! 经常会有很多人说,这不是老生常谈,陈词滥调嘛,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已经知道了,就像听过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从来没有把这些道理真正拿来应对人生中重要的问题,仅限于知道。如果不用来回应真实的问题,那所谓的道理就是一纸空文,几行字,你脑海里的记忆,仅此而已 。 真正的精神贵族,活的深刻,一定是嘴里说的,心里想的,手里行动的一致,知行合一,手握权威知识资源,也同样有责任义务去承担社会责任,解决问题,这才是真贵族! 内容简介 《教育的情调》 马克斯·范梅南 我的读书笔记 @静 阅读时长:35分钟 阅读页码:1-15 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我们对孩子的发生一些事情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们所要表达的和孩子所想的或体验的根本对不上号,无论遇到任何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孩子遭遇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一味地只是要求和告诫。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点,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另外就是去体验孩子的世界,体验孩子的感受,有点像换位思考和共情,但又不完全只是这样。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 亲爱的读者,在这本书中,你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 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考试脑科学》 我的读书笔记 @白小白 阅读页码:104-124 人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摒弃急于求成的做法,而是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一个长远目标分解成若干小阶段目标,每次照着小阶段目标前进,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再去一点一点朝着更远的目标前进。也就是要在一定的“前概念”基础之上再去学习了解更多更难的知识。如果盲目的朝着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前进,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造成自卑的心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学习”与“记忆”的脑科学科普读物。作者围绕“如何有效记忆信息”这一问题,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与实验,通俗讲解了人脑“记住与遗忘”的原理,不仅呈现了人脑筛选、存储信息的奇妙机制,还向读者传授了灵活运用人脑规则,通过“欺骗大脑”实现“长期记忆转化”,以及应用人脑中信息“理解与迁移”现象的记忆方法与策略。 此外,作者还针对学习者的“记忆困扰”“动机不足”等咨询案例,从脑科学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建议。本书可作为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各种考试的备考参考,也可作为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高效记忆法”。 《可爱的骨头》 我的读书笔记 @白 阅读时长:3小时 阅读页码:220-346 《可爱的骨头》这本书通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一直都在,在我们身边。生命可能会提前结束,但爱不会,感情可能会提前磨损,但爱不会。死亡并不代表终结,作者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生者感觉不到死者,但死者依然在生者身边陪伴,把生与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爱,爱让死者久久不愿离开,让生者久久不愿忘记,我们接受死亡,但不会遗忘,因为这是抹不去的深爱,其实爱一直都在。 内容简介 我叫苏茜。十四岁那年,我被谋杀了。 我被困在完美的天堂里,眼睁睁看着家人在痛苦中迷失,又渐渐地开始忘记。我知道凶手是谁,却无法传达,只能任他逍遥法外。 我当然希望爸爸能彻夜守候,直到永远;但我也希望他放手,让我就此成为过去。 我死之后,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就像绵延伸展的可爱 的骨头,把大家紧密联结在一起。我终于开始认清,没有我,他们依然可以活得很好,犹如身体中的骨骼,尽管有时会有缺失,但在不可知的未来终将长出新的骨干,重新变得圆满完美。 这是一场漫长的告别。等到说再见的那天,我将吹熄蜡烛,转身离去…… 我的读书笔记 @亭中人 阅读时长:2小时15分钟 阅读页码:1-378 这本书也可以叫39个哲学金句里的人生智慧。哲学总是给人以深奥的印象,晦涩难懂,这本书围绕许多哲学家的金句展开思考,深入浅出,读完多少能窥探一些哲学家的观点。 哲学是一门思考世界人生的学科,书中的每读一个金句就像与古今哲学家们对话。许多内容初读时,感到十分震撼。比如“活在当下”“第二次生命”“把每一天当成生命最后一天”,然而虽然震撼,要做到却并不容易,知行合一才是最难的。不过读的时候至少调动了一下大脑,跟着作者思考了很多东西。如果经常想起这些句子,偶尔做到一小会儿的“活在当下”,这也是很好的。 内容简介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苏格拉底说,“人要过一种美好、公正的生活,而不是毫无约束地嬉闹作乐。”他的学生、享乐主义者亚里斯提卜却认为,“纯粹的快乐才是生活的目的。”而在悲观主义者叔本华眼里,“不想太过悲惨的话,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期望能很开心。”不过,罗素却认为,叔本华其实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伪君子。——我们刚以为找到了人生意义,他们又把答案改了。丹尼尔•克莱恩带我们进行一次奇妙的哲学之旅,在金句中带我们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