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非遗线上宣传展示——长武锅盔

2025-05-17 14:55:59 544

长武锅盔

长武锅盔是陕西关中面食锅盔中一个品牌种类,它既不同于以厚为名的武功西府锅盔,也不用于小而压制菊花纹的乾州锅盔,以外黄内白、干爽酥脆、形大味美的特点享誉西北地区。
长武锅盔源于历史军旅的糇粮传说。历史上,长武地区一度为边陲要塞,过往军旅频繁,战事时有发生。士兵出征时必须带有可耐久存放的食物,那时将它称作糇粮,锅盔由此产生。这样,军士和行旅商人制作锅盔馍便成为当地一个普遍行当,世代相传。
长武锅盔用平底铁锅“鏊”烙制,讲究不急不躁,文火慢烙。一个锅盔便称作“一鏊”。每鏊重约3千克,直径约50厘米,厚度约3厘米。长武锅盔像锅盖,是名副其实的陕西八大怪之一。
长武锅盔制作及食用,已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长武地区出嫁女子临产期的前几天,娘家亲人(一般是母亲)要带一鏊锅盔到女家进入厨房,将锅盔扣在锅盖上,用手一压,击成两半,谓之“打锅”,以企望女儿分娩顺利,母子平安。女儿分娩三天时,娘家人们要带鸡蛋、红糖、挂面、锅盔等礼品到女家探望,谓之“下奶”(催乳)。
长武锅盔制作工艺讲究,有起酵、发面、接面、用压杆揉面、用擀杖擀圆、扎孔、烙制、烘烤等工序。有净面与调和面之分。调和面锅盔是在揉面时掺入适量食用盐、焙熟的芝麻粒、小茴香、椒叶末,以适应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
长武锅盔雪白斑黄,外脆内酥,麦香味浓,食之可口。与羊肉汤、水豆腐搭配风味更佳。长武锅盔不仅携带方便,而且耐储存,寒不易冻,夏不易嗖,不需佐肴,随时可食。食后耐饥,可与现代压缩饼干相媲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量的增大,长武锅盔因与其它类型锅盔不同而形成自己的消费群体和对象,传统的食品已成为市场产业。一些具有经济头脑和长远眼光的传承人还制作了锅盔礼品盒,通过电商在网上销售,提高了长武锅盔的知名度。目前,全县生产经营锅盔的个体工商户40余家,户均日产锅盔120斤,市场形势甚好。
长武锅盔制作技艺已列入咸阳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先后有冯文革、郭双余、郭金余、米兴国,宇文小军,尚宝平、黄建民、尚存兴、李景发、张尚文、郭毛虎、尚福厚、高建民、张鹏玉、代义民、鱼惠兴、曹勇、张勇等40余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