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铁花”表演活动
活动名称:元宵节非遗项目 —— 打铁花实景表演
活动时间:2023年2月3日 —— 2月4日(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四)晚上:8:00—8:30 9:00—9:30
活动地点:麟游县南坊新城河边空地

打铁花简介


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开封打铁花更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打铁花表演时,在一处空旷场地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上面绑满烟花鞭炮和起货等。棚中间竖立一根六米高的老杆,使花棚总高度达到十米以上。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十余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再配上“龙穿花”的表演,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

“竹园铁花”历史渊源


竹园铁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流传于当地的习俗之一,也是当地最醒目和最灿烂的民间艺术之花,它源于明代中晚期盛行于清,距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清同治初年,毕联知府在家乡建成关帝庙以打铁花庆祝,从此成俗,年年庙会祈福,为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的家乡,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无限乐趣,建国初期,竹园铁花,遍地开放,每年春节、元宵盛况空前,达到了历史的高潮,进入二十一世纪,年已古稀的铁花传承人同打铁花爱好者凭着一定要让祖传的特殊文化发扬广大的执着,付出了大量心血完善创新,终于使惊艳的“铁花”成为中华夜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竹园铁花”的表演形式一


打树花,这种传统打法是在高大树冠下放置条凳、板条、泥碗、锯末、倒入铁水,用扫帚猛击,只见炽热的铁水似火龙呼啸而上,似彗星划破夜空。似朝霞万道,似神鸟飞翔,窜上十几米高空又化作惊涛骇浪般的瀑布,犹如天女散花,银河落地,只见人动花随,人花共舞,一副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豪情场面!这种表演极具危险性,这种被称之为狂野的运动,常常会穿透严实的包裹而造成操作者的肌肤烫伤。

“竹园铁花”的表演形式二


拍打铁花,这种打法对人体相对安全,但对打花艺人的手眼配合,臂力、气力都是考验,它通过两人的紧密配合,把铁水抛向夜空,铁花绽放犹如金龙翻山跃云。万马奔腾尘扬,花团锦簇,恢弘壮观,气势磅礴,美仑美焕,惊艳、刺激、震撼!它既有高空的精彩又有落地的壮观,无与伦比,这种表演我们可以触摸到人力和智慧的空间弹性,可看到角度和力度扩散程度的过程,并能分辨出上一打和下一打之间微妙的差异和铁花绽放的不同,我们会看到冰冷的固体化作液态的赤水,借助外力而宣释成动态的花朵,从而使我们感悟到,生命要绚丽绽放,就必须在社会熔炉中冶炼,并要依靠团队的力量。

文化价值


与烟花相比,这种瞬间即逝的火花,既有高空的精彩,又有落地的壮观,更有绿色环保原生态的特点,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现场的震撼感。火红的炉膛,艺人的豪气冲天,现场观众情不自禁的欢呼共同烘托出一片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平安祥和的喜庆场面。
长按识别二维码
预约观看直播


不
见
不
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