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 历 史 文 化 展 馆 中共佳县县委宣传部 为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佳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了一批极具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展馆,全面展示佳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成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游客参观体验的重要平台,在全县如火如荼的文化设施布局中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NO.1东方红书店 “东方红书店”是中国第一家红色音乐文化主题书店,是集红色图书阅读、红色音乐教育、红色教育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空间,位于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区内的“东方红阁”,面积1000平米,图书品种达1万余,精选社科、文艺、少儿、科技、农业类图书。该书店是由著名文化学者三石先生设计,书店兼具红色音乐文化博览、艺术展演、理论研究的功能,是佳县人民的阅读大书房,同时也是佳县红色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的新窗口。 心静身闲江湖远 悠然阅读慢生活 一书一世界 一城一情怀 联系电话:13109248118 地址: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区东方红阁内 NO.2赤牛坬民俗博物馆 赤牛坬民俗博物馆设计巧妙,由典型的黄土高原窑洞改造而成,窑内“别有洞天”。共有民俗文化博览室、农耕文化博览室、灯展室、红枣博览室、传统饮食博览馆等10个展馆,陈展了5万多件乡土气息浓厚的藏品,这些被农人摩挲过的农具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仿佛诉说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社会场景,讲述着陕北农人们坚强不屈奔“光景”的生活态度。 中国美丽乡村 央视《山水间的家》拍摄地 游览一天 领略百年 联系电话:15909121536 地址:佳县坑镇赤牛坬村 NO.3峪口国际艺术馆 在黄河之滨、秦晋峡谷西岸坐落着一个以“手工造纸”而闻名的中国传统村落——峪口村(峪口国际艺术小镇所在地)。2017年,从佳县走出去的国际著名艺术家刘若望先生,协领国际知名设计师和艺术家团队,对峪口小镇进行全方位的艺术化改造。将泥土、石材制作而成的雕塑作品,完美地融入当地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艺术视觉及交互体验,身处黄土高原便能欣赏到享誉国际的艺术作品,这是自然与人工的艺术碰撞,是乡村与国际的对话。 中国传统村落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 传统与现代共生 乡村与国际对话 联系电话:18891520874 地址:佳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白云山向南5公里处) NO.4红色金融展览馆 红色金融展览馆的诞生,让人们记忆中的红色金融印迹在佳县有了承载之地。革命战争时期,原佳县峪口造纸厂曾为陕甘宁边区银行的货币制作提供了大量纸张原材料,为边区银行开展对敌货币斗争,维护了革命根据地货币市场的稳定与统一作出积极贡献。现如今,佳县在峪口造纸厂原址上打造的红色金融展览馆,通过故事分享、线下参观等形式,引导人民深入了解红色金融背后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走进红色金融 汲取发展动能 联系电话:18891520874 地址:佳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白云山向南5公里处) NO.5神泉堡革命纪念馆 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在佳县生活、战斗过100个日夜,期间在神泉堡度过53天。在这里,党中央起草并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发表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喊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成为全军统一的纪律规范;确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口号》,并要求向全国人民做宣传;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一个“宣言”、一个“训令”、一部“大纲”、一系列“口号”,统称为“神泉号令”。 转战陕北 扭转乾坤 联系电话:0912-6866665 地址:佳县佳州街道办神泉村 NO.6白云山道教展览馆 白云山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此地白云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云山道教展览馆依托厚重的历史脉络,生动的文化载体,多元的展示方式,讲述了道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一经六道”的独特魅力,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又一文明实践平台,为白云山旅游景区再添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探寻道教经藏真谛 感悟中华文化魅力 联系电话:13892250296 地址:佳县白云山景区文化长廊一楼 NO.7李有源故居 李有源故居,位于陕西省佳县城北3.5公里处的佳州街道张家庄村,现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42年,佳县籍人民歌手李有源创作了颂歌《东方红》,一经传唱,迅速火遍大江南北,1970年,该首乐曲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嘹亮太空,响彻寰宇。因其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唱出了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唱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逐渐成为时代最强音符,因此,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李有源的故居,聆听《东方红》背后的故事。 怀想经典 探寻初心 联系电话:13909124601 地址:佳县佳州街道办张庄村 NO.8中华千年红枣馆 中华千年红枣馆位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地——泥河沟。该馆采用多媒体影像、红枣实物标本、图文雕塑等多种呈现方式,以泥河沟千年古枣园为切入点,全方位、立体化演述了中国红枣的起源、演化和发展状况。该馆充分收集了红枣的历史、文化、优势等特色性史料,展示了佳县红枣全产业链发展,以及在红枣栽植、加工、营销方面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科普考察、旅游研学的好去处。 中华枣源地 红枣基因库 联系电话:18791446668 地址: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千年古枣园 NO.9木头峪非遗文化馆 木头峪非遗文化馆,由苗芳田院落改建而成。该院落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690平方米,沿主街道呈东西布局,西院大门悬刻石匾“安且吉”,东院大门悬刻石匾“宁静”,院内建有戏楼和窑洞民宿。非遗文化馆主要展陈佳县手工剪纸、布艺、唢呐、道教音乐等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非遗技艺不仅是中华文明延续传承的生动见证,更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畅游中国传统村落 感悟明清古建魅力 联系电话:15529861256 地址:佳县木头峪镇木头峪村 NO.10木头峪报纸收藏馆 木头峪报纸收藏馆由张焜辰故居改建而成,展陈面积168平方米,馆内展示了张焜辰先生一生留存的多种藏品,包括文献文件、报纸报刊、票证契约、钱币邮票、像章照片等,藏品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记录了中华民族百年发展的足迹,置身其中,仿佛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联系电话:15529861256 地址:佳县木头峪镇木头峪村 NO.11秀才模子馆 秀才模子馆由苗滋荣院落改建而成,该院为清代建筑,大门上方悬挂木雕匾额《贞操厉节》。展馆讲述苗滋荣一生重视教育、兴办学堂的故事,并引述佳县教育发展历史、古代科举制度、官衔品级制度等常识。苗滋荣在村办学40余年,一生培养出诸多进士、举人、秀才、监生、廪生、增生、拔贡等一大批人才,榆林府考中的32名秀才中,24名都是他的学生,他曾被清政府授予“清例编修职佐朗”称号,人们称他为“秀才模子”,把他比喻为打造秀才的模具。 黄河古镇木头峪 秀才模子第一村 联系电话:15529861256 地址:佳县木头峪镇木头峪村 NO.12仲连复生馆 仲连复生馆位于木头峪古镇上街,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苗氏家族第五代传人相霖、济霖、旺霖、开霖四兄弟所建,正窑一排五孔,坐西向东有三孔较小石窑,大门上方悬挂木雕《砥柱葭芦》,院内悬挂《仲连复生》、《厚德流光》匾额。其家族重视教育,五代从医从教,崇上诚信,村民集资在戏楼前给其家族立功德碑:“兴学名载青史,行医誉留后世”。 联系电话:15529861256 地址:佳县木头峪镇木头峪村 NO.13木头峪起义旧址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而广泛传播,20世纪20年代,佳县籍进步青年杜嗣尧、高光祖、乔国桢等人将新思想、新文化带回家乡,宣传革命道理,提高群众觉悟,组织进步团体,为佳县革命运动的开展和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木头峪起义便是佳县人民武装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在陕北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展览馆着重讲述了佳县早期革命及木头峪起义的全过程。 佳县人民武装在这里打响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联系电话:15529861256 地址:佳县木头峪镇木头峪村 NO.14厘金局旧址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州崔骥远创葭、府、神百货厘金,总局设在万户峪,沿河分设四处,木头峪即是一处。民国3年(1914年)万户峪厘金总局由四处分设为二处,一处驻府谷县,一处驻木头峪村。厘金是旧社会的三大恶税之一,因此老百姓比较反感,但地处水旱码头的木头峪,资源禀赋,经济繁荣,引的厘金局来此驻地设局收税。老百姓道:东临黄河秦晋水,西靠青山枣林美;南依小河绕田过,北有古道通塞北;只因水旱码头旺,引得厘金来收税。 联系电话:15529861256 地址:佳县木头峪镇木头峪村 NO.15乔国桢纪念馆 乔国桢纪念馆位于店镇乔家寨村,展馆收集有相关图片800余幅,文字资料40余万字,并展出部分实物和书籍,详细介绍了乔国桢烈士不屈不挠,为党和人民奋斗的一生。还展出了与乔国桢烈士并肩战斗的革命伉俪周铁忠的事迹,以及佳县早期党组织的发展壮大过程和领导全县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该纪念馆现为县级“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联系电话:18395420805 地址:佳县店镇乔家寨村 NO.16黄河船夫馆 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历史课题。佳县依黄而立,向河而兴,千百年来,佳县人民在母亲河的滋养下安居乐业、瓜瓞绵延,孕育出了拼搏向上的奋斗精神。黄河船夫馆的落成,增添了人们对黄河船夫精神风貌的全新认知,她全面展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任凤祥为代表的黄河汉子甘心奉献、不慕名利、见义勇为的质朴精神,赋予了“厚德葭州,好人之城”新的时代内涵,推动黄河航运文化的穿越与弘扬。 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联系电话:13892228562 地址:佳县佳州街道办南河底村(兰花花大酒店向北200米) NO.17佳县乡贤馆 佳县乡贤馆坐落于陕西省级旅游度假区——“大美石窑”景区。馆分四章,浑然一体,布展独特,通过展乡贤之尚德,启后世之榜样,弘扬乡贤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往者宜可承,来者尤可追。佳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描绘璀璨宏图,以“345工程”为统领,厚植乡愁沃土,凝聚发展合力,引导乡贤衔泥归巢,搭建温馨之家,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凝聚乡贤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联系电话:13891245056 地址:佳县刘国具镇赵大林村大美石窑景区 NO.18佳县仁心馆 佳县人民医院仁心馆通过三大板块,八个篇章的内容,全方位展现了佳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路生梅大夫的先进事迹,从路生梅学生时代讲起,将她扎根佳县、服务基层、践诺守信、奉献一生的精神贯穿始终。“仁心馆”建成后,先后被授予“佳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佳县机关党建工作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一人一城 一诺一生 联系电话:17709120081 地址:佳县人民医院门诊部三楼 NO.19葭州家风馆 为引导广大家庭在言传身教中传递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在潜移默化中涵养良好家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佳县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佳县文明办倾心打造了“葭州家风馆”。该馆通过“家国天下、先辈风范、葭州楷模、传统家训...”等七大板块,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完美结合,承载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智慧和美德,对塑造人们的个体人格,推而广之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化作用。 引领社会好风尚 凝聚强大正能量 联系电话:15667757085 地址:佳县王家砭镇窑湾村 NO.20燕翼堂义塾 燕翼堂义塾是一个致力于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非营利性民间公益组织。义塾成立之后吸纳了社会各界有志于学习、体认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志愿者三十余人,组织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传习方面的活动,一直采用“义”的方式,利用寒暑假、双休日为学子们义务传习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有力地促进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认知建设、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 传诵国学经典 弘扬中华文化 联系电话:13347489222 地址:佳县古街韩家巷1号 NO.21白龙庙毛主席旧居 毛泽东一行离开曹庄村甩掉国民党的追兵后,于1947年8月17日来到白龙庙村,这里是毛泽东转战陕北在佳县住宿的第二个村庄。那一夜,刘戡的几万追兵不知道毛泽东近在咫尺,他们在毛泽东夜宿的山下安营扎寨,篝火望不到头。连日紧张行军的毛泽东在山上的一孔土窑洞里,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 联系电话:17365642868 地址:佳县通镇白龙庙村 NO.22梁家岔毛主席旧居 梁家岔是毛泽东和中央机关离开小河后,长途行军的暂居点,是毛泽东转战陕北在佳县住宿的第四个村庄,也是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中最重要的一个村庄之一。在这里,毛泽东亲自指挥了著名的沙家店战役,全歼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部及两个旅共计六千余人,使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局。 联系电话:15929142838 地址:佳县朱官寨镇梁家岔村 NO.23沙家店战役指挥部旧址 前东元村是西北野战军驻地和彭德怀指挥部。1947年8月19日,毛泽东到梁家岔居住期间,曾赶往前东元村主持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对沙家店战役进行了安排部署。沙家店战役胜利之后,毛泽东不再使用化名“李得胜”,叫回了“毛泽东”。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西北红军 联系电话:18098061627 地址:佳县金明寺镇东元村 NO.24朱官寨毛主席旧居 朱官寨是毛泽东转战陕北在佳县住宿的第五个村庄。在此期间,毛泽东起草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向解放军提出以主力打到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任务。部署和实施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使中原大地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前沿基地。周恩来曾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周恩来所指的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就是朱官寨的几孔窑洞。 联系电话:18591231366 地址:佳县朱官寨镇朱官寨村 NO.25谭家坪毛主席旧居 联系电话:18591231366 地址:佳县佳州街道办谭家坪村 NO.26南河底毛主席旧居 南河底村位于道教名胜白云观的山脚下,这里是毛泽东转战陕北在佳县居住的第十个村庄。期间,毛泽东积极参加劳动,深入群众,与村民鱼水情深,打成一片。到南河底村的第二天,恰逢白云山农历九月九传统庙会。主席一行登神路,赏古迹,览胜景,看社戏,尽览北国风光,感悟古观文化。在正殿的戏楼前,毛泽东和乡亲们一起观看了木头峪群众剧团表演的历史剧《反徐州》,之后分别以“亚州部”和“长江部”的名义为该剧团赠词“与时并进”和“人民喉舌”。 联系电话:18992291871 地址:佳县佳州街道办南河底村 NO.27吕家坪毛主席旧居 吕家坪位于佳县山城脚下的佳芦河畔,这里是毛泽东转战陕北在佳县居住的第十一个村庄。毛泽东一行到达吕家坪时,恰好江青也从山西接女儿返回佳县,这是自从撤离延安后,一家三口第一次团聚。在这里,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与李讷的保育员韩桂馨一见钟情。在吕家坪的三天里,毛泽东访贫问苦,动员战士们帮老乡腌制酸菜,还建议干部多种枣树,发展水利,不要靠天吃饭。 联系电话:15594595992 地址:佳县佳州街道办吕家坪村 山水葭州 康养胜地 魅力佳县欢迎您!
来源:佳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