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问几个问题
第一:你觉得自己原生家庭幸福吗?
第二:你能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意吗?
第三:父母对你的爱,会让你觉得有所负担吗?
第四:你在家是否能轻松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第五:你觉得自己在家里有被重视吗?
······
近日,由张若昀、黄尧领衔主演的《鸣龙少年》正在热播,该剧的播出引发了网友们一系列的讨论,关于学习、关于高考、关于选择,当然,更多的是关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11班里五个学生的“问题”的不仅仅是吊车尾的成绩,更是心理健康问题,而造成他们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最大因素,来自于原生家庭。 程雨杉 随母改嫁的她,成为了街坊邻居中不懂感恩的“拖油瓶”,蜷居在不到几平米的楼梯下的三角空间,心怀不轨的继父的摄像头,让她毫无隐私可言,即使是个数学天才,也只能用来算算棋牌室里的账目,这一切让她只想逃离这个家庭。 李燃 父亲工伤致残后心理扭曲,打压李燃对物理的喜爱,父亲的去世、母亲的离去,也让他开始患得患失,不敢轻易相信他人,一直跟着奶奶流离失所。 边晓晓 来自农村,因为读书寄住在姑妈家,为了能融入大城市,寄人篱下的她养成了讨好他人的习惯,看似懂事乖巧的背后,只能把委屈咽进肚里,用笑容掩盖一切。 禹洋 口吃且极度社恐,离异妈妈用窒息般的母爱将他捆绑,没有自己的隐私,也说不出自己的想法。 江晴朗 江晴朗,表面阳光开朗大男孩,但是因为名校毕业的父母教育理念严重分歧,只能夹在其中粉饰太平,用逃避来面对一切。 除了这五个学生,长期年级第一的学霸沈耀,看似家庭美满,实则暗流涌动,自己也只是母亲用来留住父亲的工具人,再好的成绩也换不来一个关注,只能一个人偷偷通过自残来缓解不良情绪。
而从小得不到父亲重视的雷鸣老师,同样也是深受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也许有人会疑惑,是不是电视剧的夸张效果,为什么剧中人物多多少少都有心理上的问题,并且多数都跟家庭有关。 回到一开始的几个问题,题目很简单,但是回答起来不一定会轻松。
家庭,是我们成长阶段里度过时间最长的地方,父母,也是影响我们最深的人,没有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可以完全不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环境,对一个成长期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习惯养成以及三观构建。
在原生家庭里感受不到爱的孩子,会极度缺爱,甚至会走上极端,同样过度窒息的爱也会造成性格缺陷。即使是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对一个孩子来说也许都是永久的伤害。 《涉过愤怒的海》里面的娜娜在面对需要“爱”造句时,说:“爱,没有”,因为老师说爱是双向的,而她从来感受不到任何的爱。 “童年的伤痕,或许需要一生来疗愈。”有人能挣脱童年的阴霾,重获新生,而有人却终生受其牵绊,无法自拔。长期沉浸于不良的情绪中,无疑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深远而严重的影响。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也许可以束缚我们一时,但是我们不能任其束缚我们一辈子。我们要学会面对、接受并努力克服这些伤害,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内心的自由和成长。无论起点如何,我们都有能力和潜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注:文中所有剧照海报均源自新浪微博@电视剧鸣龙少年(侵删)
听书推荐 生活需要钝感力
扫码听书
钝感有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呢?不用那么敏锐,保持自己的“迟钝”就能撇开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矛盾,重拾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点滴美好,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心态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一个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亲密之旅——原生家庭的叙述与倾听
扫码听书
《亲密之旅》课程创立者黄维仁博士是国际著名临床心理学家,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被誉为“Dr.Love”(爱情博士)。 黄博士专为华人量身打造的《亲密之旅--情感智慧与自我成长训练课程》惠及10万以上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地的华人。从2016年开始,《亲密之旅》大陆唯一授权机构--北京心景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计划采访100位亲密之旅学员的原生家庭故事。其中包括黄博士自己和他太太的原生家庭。目前接受采访的已经超过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