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由来



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它象征着家人团聚和幸福美满。
元宵节有赏花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明帝时期,是为了弘扬佛法而点灯敬佛。
正月十五夜,宫廷和寺院都会挂起彩灯,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延续至今,人们在元宵节期间挂起彩灯,家家户户都会在彩灯下点亮灯笼,表达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猜灯谜
元宵节有“猜灯谜”的习俗。人们在彩灯上贴上写有谜语的纸条,供人猜。这是一种文字游戏,通过猜谜来增加节日的乐趣。
猜灯谜给人们带来了智慧和乐趣,也锻炼了人们的思维能力。通过猜灯谜,人们可以锻炼思维,增加对知识的了解。
元宵节习俗中的“猜灯谜”不仅是一种庆祝方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舞狮子


元宵节诗词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 夜》
【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赏花灯猜灯谜,赏月吃元宵,
元宵节总带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寓意。
元宵佳节,
岐山县图书馆祝您
在新的一年,生活美满,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