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诗词 | 四月牡丹倾城色,一城春色半城香

2025-05-04 12:39:31 151
图片

牡丹色泽艳丽,玉笑珠香,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人间四月,倾国,唯牡丹。花开富贵,盛世昌隆。一颜是国色,一味是天香。

从古至今,风华绝代,牡丹以巨丽之姿,独占花魁,受达官贵人推赏,文人雅士雅观,形成一种审美风尚。

世人甚爱牡丹,尤其是在诗歌隆盛的美好时代,诗人们更是吟诵出一首首传奇诗篇。

今天就在最美的诗词里赴一次牡丹花宴,赏尽“国色天香”之美!


图片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说起咏牡丹花的诗作,刘禹锡的此篇当为第一。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倾慕的“国色”,才使得“花开时节”京城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争先赏玩。

具有卓越才华和独特品质的人,也许他们一时在人群中并不显眼,但一旦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便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我们要做这种内在美的人,花开即耀眼,无人能挡!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杜甫说锦官曲,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对于徐凝来说,牡丹花是“此花只合洛神有,人间能得几回赏。”

岁到春暮,牡丹一开,京城震动,那城里的好景色都让牡丹花占据并垄断了,谁人不喜,谁人不爱?

与牡丹花一样,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常常能够带给我们无尽的喜悦和感动。

而我们应该像诗人一样,用心去感受和欣赏这些美好,同时去创造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画卷。
《吉祥寺赏牡丹》
宋·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公元1071年,杭州牡丹盛开。

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跟随朋友去吉祥寺赏牡丹。

人潮拥挤,看花的人,竟然比花还多。

而人潮之中,有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鬓角之间簪着一朵牡丹花,一时倒比花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老人簪花,自有一种风趣与喜悦在,只要常常保持这样对生活的乐观与追求,悠闲轻快,自得其乐。岁月流逝又算得了什么呢?


图片


《牡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在这首颂牡丹的诗中,诗人赋予牡丹以坚强的性格。

春色将阑,落红遍地,一片残败狼藉的景象,让人感到落红难缀,惋惜春天即将逝去。

但正是在这春色将阑百花齐谢的晚春时节,被人称道百花之王的“牡丹仙子”却亭亭玉立,一花独放,开始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使人在失望中又感到春的希望。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在女才子薛涛的眼里,牡丹是自己热恋中的情人。

从去年牡丹花谢后,到今朝又重逢,就像是久别重逢的恋人,有太多的兴奋,亦有无限的情思。

可是相逢之时又担心离别会象巫山云雨那样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

牡丹花散发芳香,传递着她的情意,虽然一句话不说,但彼此心灵相通。

如今她只想在那花栏边安置下床榻,以便在夜深人静时,与牡丹花互说相思。

离别与重逢是常事,珍惜与他人的每一次相聚,期待重逢,让生活的每一刻都充满温馨与美好。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适逢春日,牡丹盛开,在艳阳之下,娇媚动人。

她们碧绿鲜艳的叶子,就像是一个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红色的花瓣,就像少女的衣裙一样有浅有深。

可是再美的容颜,也有老去的那一天,春天不能永驻,谁也无法挽留。

我们无法阻挡岁月的流逝,但可以享受当下的快乐,趁着周末天气正好,趁着牡丹花正绽放,赶紧出门相约赏花吧~


图片


春天,百花争艳,繁花怒放,万紫千红红烂漫。

每年4月,牡丹那丰富的花容,绚丽的色彩,在百花丛中争艳斗丽。

牡丹,姿态优美;牡丹,玉笑珠香,冠绝群芳。

牡丹花唤发出了光彩,让我们心生喜悦,心情明媚。

借这份花开的美好送给一直默关注与相伴的朋友们!

牡丹盛开迎客来,让我们赴一场国色天香之旅,去欣赏牡丹那华丽的身姿,去享受春日绚烂时光。
*文诗词君
来源:诗词天地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