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渭图专题 | 孩子,这才是你要追的明星——“核物理女王”吴健雄

2025-05-29 14:28:50 18

当老师提问学生长大后想干什么,回答科学家、发明家、书法家、冠军的人少了。青少年崇拜“明星偶像”,出现了粉丝文化、饭圈文化,他们爱明星偶像胜过爱自己和至亲,为了“追星”疯狂的花费金钱和精力,盲目追星行为越来越多:有的孩子辍学追星,有的孩子节衣缩食为明星打榜……

我们应该让他们看到: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以青春为笔,

以热血为墨,

在时代卷轴上书写下波澜壮阔的篇章,

他们用毕生坚守诠释:科学无界,

但探索者的脚步永远朝向人类的远方,

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孩子,这才是你要追的明星!明星之“核物理女王”——吴健雄。

 

吴健雄(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美籍华裔核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她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物理学第一夫人”。她也是美国物理学会(APS)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也曾参与曼哈顿计划,是世界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人物历程

吴健雄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吴仲裔提倡男女平等,创办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对吴健雄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健雄属“健”字辈,族人依次以“英雄豪杰”取名。乳名“薇薇”的吴健雄虽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得了“健雄”这个颇为阳刚的名字。父亲吴仲裔希望她不让须眉,积健为雄。得益于父亲的开明思想,吴健雄自小就能与其他兄弟一样读书识字。

1923年,吴健雄小学毕业后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吴健雄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 1929年,吴健雄被保送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学习,一年后转入物理系读书。


1934年,在施士元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获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毕业之后,她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不久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36年,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留学,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巨头”。 1938年,当吴健雄正式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时,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1939年,由塞格瑞指导吴健雄进行的实验,正是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它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她的学位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界权威的《物理评论》上。吴健雄起初是在史密斯学院担任讲师,1944年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师,并定居于普林斯顿。

1942年5月30日,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

1944年3月,她前往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资深科学家战时研究,参与浓缩铀制程,发展y射线探测器。当时,吴健雄尚未加入美国国籍,以外国国籍的身份参加美国机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1948年,被聘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6年之前,吴健雄已因在β衰变方面所作过的细致精密又多种多样的实验工作而为核物理学界所熟知,同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宇称可能不守恒之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极低温条件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而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在整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958年,被评为哥伦比亚大学首位物理系女教授。

1963年,吴健雄完成12B和12N的β谱形状的实验。

1973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副会长。

1975年,被聘美国物理学会会长。

1982年,应聘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名誉教授。

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7年,在纽约病逝,享年85岁。


 

主要成就


1.1957年,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

2.1963年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

3.除β衰变研究外的其他贡献

关于β衰变的研究对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吴健雄从事这一专门领域的研究多年,被公认为是这方面的权威。证实了β谱形状的源效应,澄清了早期β衰变理论中的一些错误,丰富和完善了β衰变的理论。1970年,吴健雄和她的合作者在美国克里夫兰附近的一个2000余米深的盐矿井内进行的48Ca双β衰变则实验,对双β衰变进行研究。实验选在深矿井内是为了尽量减少宇宙线的背景辐射。

4.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方面的实验

5.μ子、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

6.穆斯堡尔效应的测量及其应用方面的工作

7.其他实验工作

吴健雄在实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广。她尤其注意实验技术的不断改进,曾对多种核辐射测器的开发、改进做出了贡献,例如薄窗盖革计数器、某些塑料闪烁探测器、Ge(Li)半导体探测器等。至于所涉足的实验工作,放射性同位索的分析、慢中子速度谱仪研究(多种材料)、中子在正氢和仲氢中的散射以及核力范围的探讨研究等等。 

 

落叶归根 心系故土

在美国生活多年,吴健雄并未入乡随俗,她坚持吃中餐,穿旗袍,甚至连做实验时都是穿着旗袍的。

吴健雄的孙女袁婕达称,“祖母在纽约的公寓,我喜欢把它看成是学会了以中国人为傲的地方。这里有着华丽的茶具、煮白菜的味道,以及中文谈话,这个另类的世界,总会使我觉得祖父母就在当着我的面谈论我。”

与此同时,吴健雄一直怀念祖国和亲人。

1973年,在中美关系解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的第二年,吴健雄回乡省亲。自此以后,吴健雄几乎每年都要回国访问和讲学。她十分关心祖国的科学事业,她曾经对北京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合肥的高步辐射加速器等实验设备的研制讲展给予极大的关注。

1990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以表示对这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尊崇。

1997 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终年85 岁。遵照她的愿望,遵照吴健雄的愿望,她的骨灰安放在故乡中国江苏苏州太仓浏河镇。

在她的墓志铭上,写着:“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人物评价


没有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李政道、杨振宁二人的理论只能是一种构想,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改变了这一切,吴健雄应该当之无愧地与他们共同分享诺贝尔奖。(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坦伯格评)

吴健雄为世界顶尖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入,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但是她更加的入世、优雅和聪慧。(诺贝尔奖得主赛格瑞评) 

她是我知道的一个最有才气和最漂亮的实验物理学家。(阿瓦瑞兹评)

吴健雄先生不仅是太仓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物理学界、中国科学界的骄傲,吴健雄奋进不息的科学生涯,勇于创新的大师风范,情系桑梓的爱国情怀,给当代的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要学习和发扬她的科学精神,继承她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科学激情。(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评)

吴健雄教授和袁家骝教授均将他们半个世纪的生涯奉献给了崇高的科技事业,堪为当代青年人效法的楷模。(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冯端评)

吴健雄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她还为现代实验物理学奠定了很高的标准,这个标准永远不会过时。(美国传记作家评) 

 

广大的青少年们请再一次记住他的名字 ——吴健雄。这才是你要追的明星。

来源:渭南市图书馆